高峰论坛

大董说聊斋21期:最恐怖的故事、最深刻的寓意,此中滋味谁人知?

2019-12-27    来源:大董话古今    

文章来源:大董话古今

中国民间有句俗话叫做“人活一口气,佛活一炷香”,说明了气的重要性和力量是无比强大的。人活着就讲究个心平气和,舒心顺意,家庭过日子也讲究个和气生财,家和万事兴。话说回来,如果活着的时候,憋憋屈屈,怨气冲天,那么即便是人死了,也会变成厉鬼,搞得家里鸡犬不宁不得消停。

今天大董给大家讲一讲《聊斋·尸变》的故事,这个故事被誉为是《聊斋》中最恐怖的鬼故事,因为故事短小,且作者未加任何的评论,也被认为是《聊斋》中最难以琢磨的故事。那么,这样一篇恐怖小说,到底蕴含了哪些丰富的寓意呢?且听大董给您慢慢道来——

故事发生在阳信县蔡店一个村边的客店里,话说这是一个月黑风高的夜晚,这客店来了四位打算投宿的客人,但不巧的是,这家小店已经客满,眼看着天色已晚,四位客商无处投宿,就要坚持住下。

“翁沉吟思得一所,似恐不当客意。客言:“但求一席厦宇,更不敢有所择。”时翁有子妇新死,停尸室中,子出购材木未归。翁以灵所室寂,遂穿衢导客往。”

四位客商执意要住店,店家思前想后最后无奈的说,倒是有个地方可以住宿,但恐怕不太妥当,因为是一间停尸的房间,碰巧店家老翁的儿媳妇刚刚去世,儿子出门买棺木还没回来,屋子正好空着。四位客人投宿心切,所以也不顾许多,便要住下。

“入其庐,灯昏案上;案后有搭帐衣,纸衾覆逝者”短短数语,便把阴森恐怖的气氛写的活灵活现,昏暗的灯光,灵帐纸被,尸体直挺挺躺在屋中,好生的吓人呵!

四位客商舟车劳顿,进了里间屋的大铺上倒头便睡。紧接着更加恐怖的事情就发生了——

“四客奔波颇困,甫就枕,鼻息渐粗。惟一客尚蒙眬。忽闻灵床上察察有声。急开目,则灵前灯火,照视甚了:女尸已揭衾起;俄而下,渐入卧室。面淡金色,生绢抹额。俯近榻前,遍吹卧客者三。”

四个客商中有一个人并未睡熟,睡意朦胧中,忽听得灵床上发出了嚓嚓的声响,急忙睁开眼一看,好家伙!可要了亲命了!但见灵床前灯火通明,女尸掀开纸被走下床来,一步步走向里间屋。这女尸淡金色的面容,白头巾裹着额头,这色彩差异,真让人不颤而寒。女尸来到客商们的床前,向另外三个熟睡的人每人连吹三口阴气。

“客大惧,恐将及己,潜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以听之。未几,女果来,吹之如诸客。觉出房去,即闻纸衾声。出首微窥,见僵卧犹初矣。客惧甚,不敢作声,阴以足踏诸客;而诸客绝无少动。顾念无计,不如着衣以窜。裁起振衣,而察察之声又作。客惧,复伏,缩首衾中。觉女复来,连续吹数数始去。少间,闻灵床作响,知其复卧。乃从被底渐渐出手得裤,遽就着之,白足奔出。”

蒲公这一段写得非常生动,而且是一波三折高潮迭起。女尸来到客商床前,欲吹阴气夺命,客商引被覆首,闭息忍咽。估计吹气夺命也是个力气活,女尸劳累归去,乘着女尸歇息之际,客商用脚蹬了蹬其他人,毫无反应,显然那三个人已然着了道。女尸生怕客商未死,又过来吹阴气,客商仍然把头缩在被子里屏息抵挡。乘着女尸复位休息之际,客商来了猛不防,光着脚丫子狂奔而出。女尸见状穷追不舍。

“客且奔且号,村中人无有警者。欲扣主人之门,又恐迟为所及。遂望邑城路,极力窜去。至东郊, 瞥见兰若,闻木鱼声,乃急挝山门。道人讶其非常,又不即纳。”

这段话其实是本故事的重点,客商狂奔逃命,大呼救命。但村中无有一人出来相救,那么大的村中,这么大的动静,难道就没有一个人听到吗?好不容易跑到了一座寺庙的门前,听到陆木鱼声声,客商本以为能够得到帮助,没想到一向标榜以慈悲为怀的和尚却不开门救人。

这客商真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看死在旦夕,如何是好?幸好门外面有一颗粗大的白杨树,合围有四五尺左右,于是客商就以树做掩护,和女尸玩起了躲猫猫。女尸向右他就向左,女尸向左他就向右。这样互相对峙了很久,双方都很疲倦。这时候,女尸突然站立不动,客人也汗流不已喘气不上,躲在树后面。女尸突然跃起,伸出两臂隔着树干探身扑向他。客人受惊扑倒了,女尸捉不到他,抱着树干就僵硬了。

真是一场惊心动魄的殊死搏斗。躲了半天猫猫,女尸体力不支抱树而僵。

“道人窃听良久,无声,始渐出,见客卧地上。烛之死,然心下丝丝有动气。负入,终夜始苏。饮以汤水而问之,客具以状对”

要说这个和尚,关键时候不出马,平安无事了,才充当起了救命的菩萨,如果没有门外那棵大树,客商早已一命呜呼了!

“道人觇树上,果见僵女。大骇,报邑宰。宰亲诣质验。使人拔女手,牢不可开。审谛之,则左右四指,并卷如钩,入木没甲。又数人力拔,乃得下。视指穴如凿孔然。遣役探翁家,则以尸亡客毙,纷纷正哗。役告之故。翁乃从往,舁尸归。客泣告宰曰:“身四人出,今一人归,此情何以信乡里?”宰与之牒,赍送以归。”

第二天,和尚把这样怪异的事情上报官府,县太爷亲自来查看,女尸的手像钩子一样并排卷着,指甲都刺进树里面去了。县太爷又让几个人用力拔,这才松下来。看那指头形成的树洞,就像凿出来的孔一样。县太爷派遣衙役到老头家打探,果然女尸不见了,其他三个客商也死了,一时间这个事情传得纷纷扬扬。

衙役告诉了店家老头昨晚发生的事儿,老头于是跟着他去庙门口把女尸抬回来了。客人痛哭着对县官说:“当时四个人一齐出来,现在我一个人回去,这样的情形如何能让乡亲们相信呢?”县官发给他牒文,并派人送他回去了。

《尸变》这个故事编排在《聊斋志异》第三篇的位置,可见这个故事并非是毫无意义的道听途说。以往有人说,这个故事反映了,古代妇女地位底下,活着受气,死了含恨,所以才会出现诈尸。也有人说,这个故事隐含了作者对清兵入关,山河易色的苦闷与愤恨。所以,含沙射影,由此一说。

在大董看来,上述的说法也仅仅是一家之言。我们都知道,蒲松龄老爷子写《聊斋》主要的目的是启人心智,教人向善。《尸变》的故事主要描述了一个人情淡漠,人人自危,人人自保的病态的社会:商人拼命奔逃,大呼救命,整个村庄的人都装聋作哑,麻木不仁,口口声声慈悲为怀的出家人,且为了自保,而冷眼旁观。这是一个多么麻木的社会,就像鲁迅在《藤野先生》一文中所写的一样,“看见那些闲看枪毙犯人的人们,他们也何尝不酒醉似的喝彩,──呜呼,无法可想!但在那时那地,我的意见却变化了。”所以,鲁迅先生深刻地说道,要改变中国的命运,首先要改变国人的心智。如果心智还停留在残忍愚昧的阶段,即便身体再强壮,也是无用的看客。所以,鲁迅先生才弃医从文,才振臂呐喊。

从这一点上来分析,《尸变》的故事是寓意深刻的,要改变不平等的社会地位,要改变妇女的悲惨命运,要改变山河破碎的悲剧,就不能只当看客,就不能事不关己高高挂起。只有奋起反抗,才能改变被灭亡的命运。

毫无疑问,蒲松龄老爷子就是那个时代的鲁迅,就是那个黑暗社会的呐喊者!而这一点,蒲松龄在其《聊斋》的自序中已经说得非常清楚明白了——

集腋为裘,妄续《幽冥》之录;浮白载笔,仅成《孤愤》之书。知我者,其在青林黑塞间乎!

(文/苳竹)

2019年12月27日星期五 于北京

作者简介:

‍董成竹 笔名:苳竹,文化学者,资深媒体人、房地产评论人。原亚豪机构品牌经理、北青集团整合营销中心房地产策划总监、新京报房地产事业部策划总监。现担任中国城市经济培训中心副主任、中国健康生态人居联合会副秘书长、中国城市媒体联盟执行秘书长,2006年涉足房地产、媒体行业,撰写财经、地产、文学类作品数百篇,作品公开发表于各类报刊杂志、财经媒体、主流媒体等。

[责任编辑:李文才]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