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治理大气污染 常德“三策”创新

2019-07-19    来源:中国网生活    

刚刚过去的6月份,常德市空气优良天数为27天,空气优良率为90%,比2018年同期相比提高了6.6个百分点。记者近日在走访时发现,在治理大气污染方面,常德有“三策”创新。

第一策 引入市场化机制 实现大气巡查常态化

为配合蓝天保卫战专项行动,常德成立了大气污染防治巡查组,对市城区街道(乡镇)、重点企业、重点行业进行巡查,发现问题要求及时整改。

为使巡查工作专业化、常态化,常德市引进了2家第三方专业巡查公司——市德环环境检测中心和景倡源检测(湖南)有限公司,生态环境部门把工作重点放在做好引导、监督和查处对接。这2家巡查公司共配置了6名专职巡查工作人员,其中有4名,是持有《湖南省环境监测人员上岗合格证》的专业技术人员,通过人工走访、无人机的高清航拍、GPS定位等多功能组合巡查,抓拍工地违规施工、露天焚烧秸秆、农村地区及工业矿业烟囱排烟情况等。

娄小刚是市级巡查队员之一,7月15日上午,他在武陵区工业园区巡查,发现园区内有企业涉及无任何处理措施进行露天喷漆作业。随后,他立即将此情况汇报微信工作群,交办相关部门迅速整改,整改情况及时在群里回复。

像这样的例子,每天都在发生。对能现场整改的问题,他们会采取现场宣传劝阻的方式进行整改,对不能现场整改的问题,采取拍照取证上传微信工作群并交办给相关部门来督促企业落实整改,对整改措施不力、反复出现的问题,以市生环委办公室的名义出具交办函或由市政府领导组织约谈的方式落实问题整改。今年上半年,第三方巡查机构已发现3404个问题,交办问题上千个。

第二策 空气质量监测微站 为精准管控提供依据

在常德市柳叶湖区管委会大楼的楼顶上,一个路灯一样的微站设备,正在默默收集周边空气数据。

工作人员介绍,这就是空气小微监测站,微站里面有颗粒物传感器和气态传感器,监测空气中PM2.5、PM10、SO2、NO2、O3、CO六项指标浓度值,气样15分钟一采集、六参数一小时一上传。每一个微站所搜集的数据都通过自带芯片传输到后台,后台监测人员可以在宏观层面上对空气质量进行分析研判。

据了解,常德市城区内共布设这样的空气监测微站50个。微站设立加大了常德市城区的空气监测密度,实现污染源动态监测,通过污染传输、内部溯源等精准分析,为常德市污染成因解析、重点企业污染治理、街镇的空气质量水平评估提供数据支持,为精准管控提供依据,这些小微站就像是城市的空气污染“摄像头”和“报警器”,让污染无处遁形。

基于这种网格化、精细化管控新模式,常德市进一步推出“以时保日”定量考核制度,遵循“环境空气质量改善和大气污染防治相结合”“据实考核、奖优罚劣”的原则,由市政府设置100万元年度奖励资金,对城区及周边33个乡镇(街道)乡镇、街道实施网格化监管,实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通报,目前已发通报4期,发放奖励资金24万元,处罚款12万元,极大地调动了相关单位和基层的工作积极性。

第三策 精准施策 专家团队会诊寻良方

日前,一家由8人组成的环保科技专家团队正式入驻常德,拉开专家团队驻点研判、策应和技术服务升级的大幕。

此前,已有委托包括贺克斌院士在内的多方专家团队指导常德市大气污染防治污染工作的先例。

曾几何时,常德市空气环境质量在全省排名靠后,臭氧污染、PM2.5浓度居高不下。为了彻底扭转这样的被动局面,常德市委、市政府认定“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先后聘请、邀请全国知名专家常驻常德,近年来已完成《常德市大气污染源排放清单编制技术报告》等重量级研究,这些成果在实践中取得良好的应用效果。

此次驻点专家团队分为统筹调度组、数据监控组、研判分析组、微信调度组,入住时间不长,但已基本摸清常德市污染源分布状况,梳理出各类问题的责任主体,并积极与微站、第三方巡查组融合,利用国/省控空气质量、在线污染源、网格化系统、气象信息等多维数据进行整合,对城市环境空气质量进行研判,并形成常规分析报告、应急事件分析报告等,为该市精准定源、精准施策、精确管控,其定制服务实现本地化、常态化。(作者 黄道兵)

[责任编辑:熊欣]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