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察同志,这是我抄写的交通法规条款,通过学习我可清楚了,以后再也不逆行了,要规范行车……”这是5月28日,出现在廊坊市区摩托大楼岗的情形,非机动车违法者正在接受交警的 “处罚”。
为消除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营造和谐、畅通的文明交通环境。连日来,廊坊市公安局交警一大队在持续加强对机动车、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整治的同时,重拳整治非机动车和行人违法行为,形成新一波声势。
行动实施以来,执勤交警恪尽职守,严管严控,加强巡逻治理,加大违法行为的查处力度。近期,处罚了300余起非机动车的交通违法行为,教育非机动车驾驶人800余名,拖移非机动车100余辆。此次对非机动车的陋习管控,有效的保障了辖区的道路交通安全。
加强市区路口陋习管控
5月28日上午,我们跟随执勤交警来到市区新华路与广阳道交口,经现场观察,发现很多市民都缺乏交通安全意识,最常见的就是非机动车逆向行驶和闯红灯等违法行为最为严重。
当日9时,一位市民骑着自行车逆行到交口处,被交警一大队二中队的班长李国涛拦了下来,该市民表示自己到附近办事,认为路程近,就选择了逆行。经过李国涛的一番纠正教育并处罚款30元,最终该市民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是违法的,存在安全隐患。
据了解,为着力净化非机动车、行人通行秩序,提升交通参与者的守法意识,力争实现有管理力量的路口非机动车乱骑行、停车越线、行人翻越护栏、行人乱穿马路现象基本消除,其他无管理力量值守的路口、路段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人乱穿马路现象明显减少的工作目标,交警一大队在开展日常严管的基础上,立足重点路段,重点路口,重点商场三个重点,着力强化非机动车、行人交通违法“全方位”监管,织密执法管控“网格”,努力为广大市民提供安全、文明、舒适的出行环境。
同时,安排巡逻小组在早晚高峰时段,紧盯主干道沿线路口,严查严处非机动车、共享单车乱骑行,行人乱穿马路等行为。尤其在午间及晚间送餐高峰时段,紧盯明珠、万达、万向城等商圈,严查严处外卖非机动车乱骑行行为。
移动抓拍“巡逻兵”助力规范交通秩序
为了增强执法的动态性及证据的及时固定,5月27日起,交警一大队增派了移动摄像车上路抓拍非机动车逆行等违法行为,违法行为实时被录入系统。
“我图一时方便,就逆行了这一段路。”5月28日10时,在广阳道上,非机动车驾驶人李女士说。
“我们的移动摄像车已经将您出小区时,骑非机动车逆向行驶的违法行为摄录到了移动摄像车的系统里,您随时都可以查看。”面对违法者的辩解,廊坊市公安局交警一大队的中队长孙德刚义正言辞地说。
孙德刚介绍,警务移动摄像车车顶上的警灯四周安装7个摄像头,并带有夜视功能。民警只要开着这辆警车沿街行走,就能对非机动的违法行为全方位、无死角“捕捉”。
同时,非机动车违法行为被摄像头实时进行视频的采集,“我们还可以利用移动摄像车对违法者的信息进行核实,进行相应处罚。”孙德刚说。
两天来,该大队利用移动摄像车抓拍非机动车违法行为并已查处30余起。
增强非机动车主群体安全教育宣传
除了在路口对非机动车的陋习进行管控以外,孙德刚表示,彻底管控陋习要从源头入手。“与其等违法行为发生时制止教育处罚,不如预防交通违法行为。”目前,交警一大队组织专员逐步走进社区、学校、快递、外卖企业、集市等非机动车主群体,以宣传手册、展板等方式,加强市民对非机动车交通安全的意识,从根源上管控非机动车交通陋习。
“针对非机动车违法成本低,非常难管理的特点,有时候为了纠正一个普通的非机动车违法行为,执勤交警往往需要半个甚至一个小时的时间来和违法者沟通,讲解相关法律知识,这样就会大大增加交警的执法时间成本,既费时治理效果也不明显。”孙德刚说。
为此,交警一大队创新处罚方式,将创新新举措融入到此次整治行动中,交通违法者通过在“交通违法教育处罚点”采取观看违法事故视频、学习抄录交通安全法规、参加志愿劝导活动、罚款“四选一”的创新方式,接受教育处罚,以此来达到对非机动车驾驶人的提醒警示。此外,交警一大队还在大队执法站大厅特别设立非机动车违法处理窗口,提高办事效率,更快更便捷的为违法人处理各项违法。
“有一些市民缺乏交通安全意识,对违法行为认识不足,不遵守交通信号灯,与其他车辆抢道。”孙德刚说:“不听教育也不接受罚款甚至恶语伤人,这样的行为严重影响了交警的日常执勤工作,在此我呼吁广大市民,交通安全不仅要自己遵守,也帮助家人提高交通安全意识,并体谅执勤的工作人员,共同为创建文明城市贡献一份力量。” (周云峰 通讯员 李新苓 贾明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