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9日上午,从廊坊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自2018年全国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开展以来,该市公安机关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各级党委、政府的部署要求,充分发挥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主力军作用,坚持“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对各类黑恶犯罪掀起强大攻势,取得了新成效。截至目前,该市共打掉涉黑性质组织3个,恶势力犯罪集团22个,恶势力团伙58个,抓获犯罪嫌疑人676名,破获违法犯罪案件508起。
据了解,专项斗争的深入开展,带动了廊坊市治安状况持续好转,2018年,该市刑事类警情同比下降10.54%,治安类警情同比下降11.04%;该市放火、爆炸、杀人、强奸、绑架等八类严重暴力犯罪同比下降19.4%。今年以来截至目前,廊坊市刑事类警情又同比下降19.64%,八类严重暴力犯罪同比下降12.7%,进一步提升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安全感、满意度。
坚持高位推动,狠抓责任落实。由市政府副市长、市公安局党委书记、局长赵晋进牵头,研究制定了专项斗争实施方案,成立了由赵晋进副市长任组长的专项小组,组建了实战化运作的扫黑办和研判、打击工作专班。各县(市、区)公安机关均成立了“一把手”任组长的专项小组和办事机构,明确了打击重点,完善了工作举措。
抓住关键环节,狠抓线索核查。建立了市、县两级公安机关扫黑除恶举报中心,开辟举报专线电话,全天候、全方位接收群众举报。廊坊市公安机关持续加大宣传力度,采取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全方位开展宣传,做到宣传全覆盖、窗口阵地宣传全覆盖、农村社区宣传全覆盖。利用多种方式向群众发布《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公告》,公布举报电话、邮箱及奖励政策等,形成全民参与的强大声势,进一步拓宽了线索举报渠道。在线索核查方面,对获取的所有涉黑涉恶线索,逐一建立台帐,逐一分析研判,严格落实公安局长、分管刑侦副局长、刑警队长“三长负责制”,努力做到“五查清、三确保”,也就是查清举报问题、查清被举报人详细情况、查清案件的关联性、查清办案过程、查清相关案件;确保核查主体正确、确保核查措施穷尽、确保核查结论明确。
紧盯重点案件,狠抓依法严惩。盯紧“重大案件、经济基础、背后‘关系网’‘保护伞’”三个方面,对群众反映强烈、影响恶劣的涉黑涉恶违法犯罪予以重拳打击。同时,加强与检察机关的协调配合,在案件办理过程中邀请检察院提前介入,对案件定性、适用法律标准等方面严格把关,确保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凿、定性准确,经得起法律和历史检验。此外,在办案过程中尽量减少对正常办公和合法生产经营的影响,最大限度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严格“一案三查”,狠抓破网打伞。坚持“破网打伞”与打击黑恶犯罪同步进行,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中,公安机关配合相关部门,严格落实“一案三查”,既查黑恶势力犯罪,又查“关系网”“保护伞”,还查背后的失职渎职犯罪。市县两级公安机关均与纪委监委建立了日常联系沟通机制、案件线索双向移送机制、协同办案机制、查办结果及时反馈机制、纪律保障机制,始终坚持重大涉黑涉恶案件互相反馈,同步上案,形成了工作合力。同时,坚持“刀刃向内”,对发现涉及公安民警的涉黑涉恶腐败和渎职失职问题,坚决依纪依法严惩,绝不姑息。
深化综合治理,确保长治长效。紧盯土地项目工程、交通运输、民间借贷、涉赌场所、市场交易、采石挖砂等6个突出行业领域涉黑涉恶违法犯罪,组织开展专项打击整治。以专项斗争为牵引,延伸打击涉爆涉枪、电信网络诈骗、非法集资、网络传销、黄赌毒、盗抢骗、制贩毒品、涉食药环等违法犯罪,切实做到有黑扫黑、有恶除恶、有乱治乱,不断净化该市治安环境。坚持“边扫边建边治”,联合住建、自然资源、交通、水利、市场监管、金融监管等部门深入排查整治相关行业领域涉黑涉恶问题,堵塞监管漏洞,努力实现打击与防范、治标与治本有机统一。
廊坊市公安局调研员钱玉民强调,下一步,该市公安机关将从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巩固党的执政基础的高度,把扫黑除恶专项斗争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以“零容忍”的态度,对黑恶势力犯罪展开全面围剿,在深化打击、深挖幕后、依法严惩、源头治理上持续发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不断实现新突破,坚决当好首都政治护城河,以卓有成效的工作业绩向新中国成立70周年献礼。(周云峰 通讯员 陈丽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