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场万众一心战贫魔的伟大战役中,石门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告别贫困之后,石门又将如何巩固脱贫战果、逐梦全面小康?
2014年,石门正式打响精准脱贫攻坚战。从此,石门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将其作为全县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举全县之力向贫困宣战,向小康进军。
2018年6月,石门县迎接了国家贫困县退出专项评估检查,贫困发生率0.9%,漏评率、错退率均为零,一举摘掉了贫困“帽子”,打造了湖南脱贫攻坚的“石门样本”。
摘帽后的石门县,迅速制定了“44365”方案,为巩固脱贫战果、逐梦全面小康打响了第一枪。
四个不摘:摘帽不摘政策、摘帽不摘责任、摘帽不摘帮扶、摘帽不摘监管;
四个只增不减:工作力量只增不减、资金投入只增不减、政策支持只增不减、帮扶力量只增不减。
三个转变:坚持目标导向,由注重加强民生保障向更加注重持续稳定增收脱贫转变;坚持问题导向,由注重解决现实问题向更加注重解决深层问题转变;坚持长远导向,由注重阶段攻坚向更加注重建立长效机制转变。
打好六场硬仗:产业发展提升仗、就业创业提升仗、精神扶贫提升仗、民生改善提升仗、基础设施提升仗、基层组织提升仗。
五个不:意识不放松、责任不减弱、帮扶不撤退、投入不降低、作风不止步。
用石门县扶贫办工作人员的话说,脱贫后压力更大,如何确保脱贫群众不返贫?如何在石门实施好乡村振兴?这是扶贫办思考最多的问题,也是他们现在工作的重点。
国家贫困县退出评估检查后,县里继续深入开展了“三走访三签字”,再次对精准识别和精准退出情况开展了自查,直到发现没有一例漏评和错退,也未发现因帮扶工作不力和政策落实不到位导致返贫的情况。同时,制定出了坚持抓党建、强基础、兴产业、稳脱贫、立村规、创文明,实现产业发展大提升、基础设施大改善、乡风文明大进步、人民群众的认可度和幸福感大增强的总体思路,确立了突出抓好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突出抓好扶贫对象动态管理、突出抓好产业扶贫、突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突出抓好政策落实、突出抓好项目建设、突出抓好扶贫领域信访问题办理等七大重点,集中精力狠抓脱贫攻坚工作。
全县继续实行驻村帮扶和结对帮扶“全覆盖”,对已摘帽的122个贫困村和贫困人口300人以上的非贫困村选派县直单位驻村工作队,其余村由乡镇安排驻村工作队。对所有已脱贫和未脱贫人口,继续安排党员干部开展结对帮扶,继续坚持开展“空城行动”“一线工作法”和“一卡两讲三会四活动”,进一步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提升群众满意度,持之以恒地打好脱贫攻坚战,深入细致地做好巩固提升工作,确保脱贫成果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
2018年底,随着壶瓶山镇后山村退出贫困村序列,石门县实现了全县122个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共1165户2793人实现了脱贫,贫困发生率由2014年的14.4%降至0.42%。这是石门县在顺利“摘帽”后,用“44365”有序推进脱贫攻坚巩固提升取得的成效,也是石门在“摘帽”后的模样!(作者 刘泉全 通讯员 江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