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7日,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成立十五周年纪念暨“一带一路”与河北传统文化研讨会在石家庄召开。来自省内外的数十位专家学者出席研讨会。廊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李平云带队参加了会议。
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成立15年来,先后开展了160余个活动,成立了一批基层民俗文化社团,完成60余各类民俗文化专题调研项目,为加强地方民俗文化研究,助力民俗文化传承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现场,河北省民俗文化协会对15年来为省民俗工作作出突出贡献的个人及社会团体进行了表彰。廊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武瑞征获评“15年来河北省杰出民俗学者”称号;王晟、邵荣伟撰写的《非遗视域下的廊坊传统手工艺》获评“15年来河北最佳民俗论文奖”;廊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许晓芳、河北水岸潮白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香河分公司董事长杨卫青获评“河北省民俗文化企业家”称号;门德志获评“第一届河北省著名民俗收藏家”称号;廊坊市珍艺工艺美术品有限公司和河北水岸潮白旅游开发有限公司香河分公司获得“河北省优秀民俗文化产业”称号;孟素琴、马永忠、王千星、王千月获评“河北省金牌工艺美术家”称号;高建波、韦威、赵亚辉、苏士伟获评“河北省银牌工艺美术家”称号;武瑞征、李平云、王智林、杨林获得“优秀会员”称号。
研讨会上,专家学者围绕河北民间文化企业如何抓住“一带一路”的机遇,积极“走出去”;如何繁荣“一带一路”文化交流,讲好河北故事等话题展开研讨,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对河北传统文化与“一带一路”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分析解读。
廊坊市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武瑞征代表廊坊市,以永清核雕为例,介绍了廊坊民俗文化工作者在民间艺术宣传推广方面的经验与做法,并就如何借助一带一路的机遇将民间艺术推向世界谈了建议和想法。(通讯员 武瑞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