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杨氏夫妇:自食其力 演绎自强人生

2019-04-19    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身有残缺,难道就无法开创一番事业吗?命运与天数的安排,并不代表一切,勇于抗争、拼搏,逆势而上,方可拥有多彩人生。

4.jpg

谁又能想到,这家声名远扬的洗车行的主人是一对聋哑夫妇呢?杨冠军和他的妻子徐静,于2018年4月份参加了市里组织的残疾人技能培训,通过不懈努力,不断提升专业能力,在家乡开了一家洗车店。

这对小夫妻有一个女儿,在廊坊专门为残疾人开的一家福利厂工作。由于女儿很少与外界来往,几乎与外面的世界隔绝,并且微薄的工资根本不够维持家里的开支,杨冠军和他的妻子萌生了自主创业、自食其力的想法。

2018年春,风和日暖,正是万物复苏之际,大地孕育着新生的力量,新生事物蓄势待发,为未来的发展做好了充足的准备。杨冠军称,四月的一天,他正好接到了残联领导欧阳校长的电话,欧阳校长为杨冠军和他的妻子提供了一个到残联残疾人技能培训中心学习的机会。彼时,小两口万分激动。在深思熟虑下,他们前往培训地点大北禅房村学习洗车专业。“在一个多月的学习期间,市区残联领导无比关心我们,多次看望我们并询问学习情况。在残联的关爱和欧阳校长的耐心教导下,我们学到了洗车技术,也为我们将来的人生打开了大门。”杨冠军高兴的对记者说。

9.jpg

培训结束后,为了解决生活的困难,杨冠军立志在家乡开一家洗车店。2018年5月份,他开始寻找场地,在码头镇政府和民政所的指引下,他在济南屯村某处租下了房屋,开了家洗车店,店名为“徐静无声洗车店”。工作时,小两口兢兢业业,认真清洗时不放过任何一个细微的地方,很多爱心人士都会去店里洗车。开店初期也遇到了一些阻碍,房租、电力不足等问题令杨冠军十分困扰。但镇政府对小两口的洗车店给予重视,帮助他们购置了电表,在镇政府的协助下,小夫妻跨过难题,工作也越来越得心应手。由于兢兢业业的工作精神和一丝不苟、亲切的服务态度,让“徐静无声洗车店”的生意越来越好,在十里八乡颇有名望。

杨冠军热切的说:“是党的好政策挽救了我们残疾人。若没有各级民政残联的深切关爱,没有欧阳校长的耐心培养,就没有我杨冠军的今天。我一定好好干,做到干一行爱一行。请领导放心,我一定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道路上,不掉队,不拖累,与其他残疾朋友一起,和正常人一样步入小康社会。”(周云峰 王萍 通讯员 李连新)

[责任编辑:刘振山]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