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先天的缺陷无情地将她推出求学的轨道,但学无止境的心态鼓舞着她走出舒适区,去找寻她所向往的美好生活。当别人的目光叹息生命的悲哀,她努力挣脱命运的枷锁,用积极的人生态度为梦想插上翅膀。
王永彬,8岁罹患类风湿,一级重度肢残,由于病痛的折磨,学习成绩优异的她,只是断断续续地读了几年小学,便被迫辍学踏上了漫长的求医之路。近到天津、北京,远到湖北武汉都留下了父母背着她求医问药的足迹。虽然没间断过治疗,但还是没能控制住病情发展,如今46岁的她,全身百分之九十的关节变形强直,行动非常困难。身体的残疾并没有影响她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自幼酷爱读书的她在书的海洋里汲取营养,弥补了过早离开校门的遗憾。也因为读书比较多,使她有了一定的写作能力,一些文案工作基本可以胜任。
据她自己介绍,2006年之前,因为疾病的困顿,曾经在家中闭门不出达十年之久,所以一个朋友都没有。后因参与当地电台一档夜话类栏目,展现出了自己写作与组织策划方面的能力。同主持人杨光以及众多听友交往并成为了好朋友,这使她走出了家门,也走出了自己的一个多彩人生。期间,父母为她添置了电脑,很快熟练掌握了计算机的她,开始徜徉在网络的海洋里。网名超然,电台节目里沿用此名,在她的圈子里,也一直用着超然的名字。她曾多次参与策划组织电台节目的联谊活动。虽然从事的都是公益活动,但她说,走出家门的那些年,自己的精神世界很富足,收获了友谊和爱情,更增长了见识,开拓了视野,那段日子虽然没有收入,但是每天都过得快乐而充实。
2016年底,王永彬有幸走进了“京津冀一体化首都环线互联网+残疾人就业(创业)孵化园”成为了众多残疾人员工里的一员。虽然她的行动和出行都不是很方便,但是领导和同事们为了支持她的工作,每天接送她上下班,王永彬心里非常感动,只好靠努力工作来回报领导和同事们的帮助。她的工作能力和沟通能力都很强,工作细心周到。由于在同事当中比较年长,在做好本职工作有了稳定收入的同时,她还会主动和同事们交流经验取长补短,鼓励大家共同进步做好招聘工作。在孵化园,她的特长有了用武之地。她积极地参与组织策划孵化园的宣传工作,企业的短信公共平台由她来管理,公司的一些文案工作也由她来完成。接触过她的人都会被她开朗乐观的态度所感染。因为她善于沟通会开导人,很容易就调动起大家的积极性,并将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的心态传递给周围的每一位同事。
多年来,靠父母、家人供养的王永彬,2015年结婚之后,靠爱人打零工来维持生计。如今在孵化园做招聘工作有了稳定的收入,自给自足的她,再也不用向家人伸手要钱,还时常给父母、家人买些日常用品,在父亲做心脏搭桥手术的时候,更是拿出一万元的住院费。
如今王永彬的小日子过得可是有滋有味,自己在网上买了一部电动轮椅,买菜、交水电费、拿快递这些事都可以自驾轮椅独立完成。甚至可以时不时地自驾回8公里以外的娘家。她说:“只要我的轮椅充足了电,多远的路程我都可以自己去。”去年,有了积蓄的她,还和同事们坐高铁去了北京,来了次故宫、北海一日游,那可是她人生中第一次坐高铁!
王永彬感慨地说,“身体的残疾是老天赐予的不幸,可适逢盛世,党和国家的惠民政策好,尤其是对残疾人的扶持,更是关爱有加,使残疾人在失去健康身体的情况下,还能像健全人一样自力更生,为祖国出一份力,这样看来又是幸运的。由衷的感谢国家,感谢党,感谢残联领导以及社会上的爱心企业,为我们搭建了实现生存价值的舞台,让我们可以尽情的发光发热,享受这五彩斑斓的人生。”(周云峰 王萍 通讯员 李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