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人的一生就像一本书,每页都是新篇章。有过自卑抑郁,有过厌倦颓唐,雏鹰总要学会飞翔,与他人不一样也无妨,只要充满希望,生命一样光彩明亮。
周爱娟,用热情热心来形容她最为贴切。在残疾人实岗工作者中,她的工作能力是无可挑剔的。虽然她的年龄是最小的,但无论哪位同事工作中遇到问题,她都会及时主动的给予帮助,经常在空余时间帮助别人解决问题,生活中宿舍的姐妹更是亲切地称她为“小周保姆”。因为残疾人生活中都会有很多不方便的地方,但是,行走同样不太方便的周爱娟却会细心的照顾身边的每一个人。打扫宿舍一马当先不说,帮这位收衣服、叠被子,帮那位打饭刷碗,早晨喊起床、晚睡关灯这些琐事都是她主动来做的。
很难想象,这样一个青春靓丽、活泼有朝气的小姑娘,刚来到这里时,性格极为内向、腼腆。周爱娟是一位肢体残疾人,今年25岁,是廊坊固安人,她的双腿行动不便,走路时,腿总是直不起来。 5岁前,她是一个活泼好动的小女孩,可就在她5岁的一天,一觉睡醒后,便坐不起来了。医生检查后,说是脊髓压迫了神经。
“具体原因也说不清楚,医生说有可能是之前打针打偏了,妈妈怀疑是有一次我闹脾气在地上打滚,磕到了什么东西,总之从那时起,我的人生就变得不一样了。来孵化园之前特别渴望’走’出来,渴望也能像身体正常的同龄人一样出去学习、工作、交流,看看外面的世界,离开父母的庇护独立起来。但是由于身体受限,出去工作、学习都只是想想而已,我想这是大多数残疾人的心声。从小就一直要强的我,什么都要靠父母,我就是人们口中常说的’啃老族’,其实特别的羡慕同龄人可以随心所欲的出去交流、学习和工作,因腿脚不便,我常年在家,导致心理上有一些自卑,严重的时候甚至抑郁过,曾经一度问自己为什么老天爷这么不公?那时的我,感觉生活一片黑暗,厌烦自己,厌烦这个世界,曾经想过2012年要真的是世界末日该有多好,这样我就可以脱离这个身体,重新开始。抑郁的时候,看什么都是灰色的,每天活在烦闷中,看着父母辛苦为我操劳,还要抚慰我情绪,这让我更加厌烦我自己,本来就帮不了他们太多,还要给他们找麻烦,内心各种的纠结,挣扎……”周爱娟平静地述说着自己的过去。
在多次治疗后,她的双腿还是受到了一定限制,不能以正常人的姿势去走路了,因行动不便,周爱娟初中毕业后,便辍学在家。父母心疼孩子,便为她开了一个小卖部,让她多接触外面的社会。
看着自己的同学们都在向着梦想拼搏,想到自己只能“困”在一个小卖部里,周爱娟的心情变得越来越压抑。直到她在廊坊学习驾照时,通过教练闫文颖结识了李平主席,她的人生开启了新篇章。
2016年的7月,周爱娟来到这里(孵化园),刚开始,她自卑、内向的性格导致她有不会的问题也不好意思问,好不容易鼓起勇气,却只能说出半句话,而现在却能侃侃而谈,她真的改变了很多。
“因身体原因,20多年没有离开过家,一直在爸爸妈妈的羽翼下生活,开始,父母担心我,不愿意让我来,但他们陪我来了几次后就特别支持我了,他们感受到了我的变化,我现在每两个星期回一次家,平常就住在楼上的宿舍里,很方便。互联网+就业孵化园让我们‘走’了出来,原来我们接触到的世界很小,‘走’出来后,让我接触到了一直期待、渴望、憧憬的世界。我认识了新的朋友,接触了好多新的事物,学到了好多新的知识,觉得自己也不是那么的胆小怕事了,增强了勇气,开阔了眼界。”她分享着自己的成长变化。
自从加入到残疾人互联网+就业孵化园这个大家庭之后,视野变得开阔了,沟通能力提升了,可以离开父母的羽翼靠自己生活了,认识了很多新朋友,学到了很多新东西。
残疾人互联网+就业孵化园是一个让残疾人展现自我能力的平台,自从来到这里,她不再觉得自己无用。通过参加工作,很好的锻炼了她的沟通能力,她不再封闭自己、不再无所事事、更不再胡思乱想,每天通过自己的努力、同事的帮助,不断进步、成长。她激动的对我说:“现在我可以很有底气说我不再是‘啃老族’了,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报答父母对我付出的比别人父母多好多倍的心血。现在我父母也可以很自豪地向亲朋好友说“我家宝贝也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挣钱养活自己了。”
“同时希望残疾人互联网 + 就业平台可以更好的发展,发展更多适合不同残疾朋友所能做的事,让更多的残疾朋友’走’出来,不再彷徨、自卑、颓废,不再觉得自己无用,能够实现他们的自身价值。同时也希望能得到社会对我们的重视,还可以带动、帮助更多的残疾朋友’走’出来,通过自己的努力做到残而不废!“周爱娟传达着她心中的那份恩情,”感谢党的好政策,感谢互联网时代,感谢残疾人互联网 + 就业创业孵化园的成立及创造者,感谢残联领导市场的关怀指导,感谢李主席为我们残疾人搭建的能’走’出来施展自身价值的平台,让我们证明自己’残’而不’废’,感谢朋友、同事们的帮助,感谢师傅的严格要求、谆谆教诲、鼓励及无私的帮助。我会努力的,不辜负李主席和师傅对我寄予的期望。虽然目前我没有做到最好,但是我会努力的,并一直坚持下去!“(周云峰 通讯员 李连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