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湖南石门:管好责任区 种好责任田

2019-04-12    来源:中国网生活    

开春伊始, 湖南大地阴雨连绵 ,持续低温,而属高寒山区的石门,更是“太阳失联”, 是自1951年以来日照时数最短时节,数度大雪封山封路,天寒地冻, 鸟藏窝,狗禁足。毕竟已是春回大地,百草萌生,万树吐绿的阳春三月末,距石门县摘掉贫困帽已过去近8个月时间了,“翻身”后的石门人少了一份沉重,多了几许云雾山中护桔、采茶的忙碌与喜悦。

图片8.jpg

“七山一水一分田、半分道路半庄园”、 平均海拔500米、登高望远尽是山,这是历史给石门造就的地貌,也给石门人留下了很多生存的艰难。2014年,这个欠发达的山区县精准识别有122个贫困村、26724户82300名贫困人口,贫困发生率14.4%。从打响脱贫攻坚战至2018年底,石门全县122个贫困村全部达标出列,贫困人口脱贫25593户79948人,贫困发生率降至0.42%。它的脱贫“摘帽”经验成为湖南省脱贫攻坚的样本。

2014年打响脱贫攻坚战以来,石门县全面贯彻落实中央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思想和湖南省委及市委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部署要求,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政委、县长为指挥长的脱贫攻坚指挥部,下设9个分指挥部和督查巡查组,坚持一月一次脱贫攻坚推进会、一周一次会商调度会、不定期问题交办整改会的会议制度。为落实“谁主体谁主责”“谁主管谁主抓”“谁联系谁包干”的责任要求,全县51名在职县处级领导,173名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直科局长,606名村居党支部书记、主任,10526名党员干部立下“不摘穷帽就摘官帽,不换面貌就换人”的军令状,做到“一切工作围绕脱贫攻坚、一切工作服从脱贫攻坚、一切工作服务脱贫攻坚”,形成了“悠悠万事,脱贫为大”的高度自觉的风尚。

一定要用干部“脱皮”换取群众“脱贫”,一定要用干部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近年来,石门县认真落实“一卡二讲三会四活动四必访”、“空城行动”、“十看帮扶法”等举措,组织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和结对帮扶责任人进村入户,开展贫困对象拉网式普查,坚持在脱贫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持续开展一月一集中入户走访帮扶,全县所有县直单位党团干部,除便民服务窗口和日常值班人员外,都扑下身子、沉到一线,实行一对一帮扶。做到每年县委书记、县长走访全县所有贫困村;县级领导走访所联乡镇区、街道、农林场辖区内所有贫困村;乡镇区、街道、农林场党政“一把手”走访辖区内所有村;县直单位“一把手”走访单位所联点村所有贫困户;扶贫工作队队长、队员、村党支部书记、村主任走访全村所有农户;结对帮扶责任人定期对帮扶对象进行走访,全面实现全县大走访、全覆盖。

图片9.jpg

2016年,邓碧波调任石门县委副书记,分管脱贫攻坚工作。“我分管脱贫攻坚工作,责任重大,容不得半点松劲懈怠,不能有半点疏忽大意!”这是一直以来邓碧波对自己和工作的要求。3年来,他走遍了全县122个贫困村和绝大部分非贫困村。

发展产业是实现脱贫致富奔小康的根本之策和长久之计,石门县委提出“村有主导产业、户有增收门路”的产业发展目标。为推动石门产业扶贫,邓碧波通过深入调研,与养殖行业龙头企业湖南湘佳牧业股份有限公司进行了多次对接。他还带领相关部门负责人、镇村干部,一户一户上门做通群众工作,积极推进“5000万羽石门土鸡精准扶贫项目”,带动13个乡镇95个贫困村、4224户贫困户参与土鸡养殖。2017年,全县近2000户贫困户分享到了土鸡养殖产业红利,户均收入增加了近万元。

石门县子良镇是邓碧波的联系乡镇,有15个村,其中有5个是他的扶贫点村。3年来,邓碧波每月都要到联系的贫困村去。通过调研,他发现全镇有8000亩茶园,茶叶是这里的主导产业,但茶农一般只能采摘到5月份,采茶时间短,效益不高。2018年,邓碧波为镇里引进了湘丰茶业集团,在子良坪社区建起了以外贸出口为主,集种植、加工、营销为一体的综合型茶叶生产基地。有了生产基地,附近乡镇茶农的采茶时间延续到10月份,每亩茶园可以增收3000元。截至2018年底,子良镇6个贫困村已全部退出,1424户、4367人实现脱贫,贫困发生率降至0.46%,群众满意度高达95%以上。

2018年8月,石门县扶贫开发办主任李平在听到石门脱贫“摘帽”的消息之后,百感交集,放声大哭。在这3年的脱贫攻坚路上,李平心里装的都是全县的扶贫工作。他不是忙碌在贫困村里,就是奔波在跑项目的途中,每天睡眠不超过五个小时,家里的大小事情几乎没有沾过手。2017年6月份,半年难以见儿子一面的李平父亲与李平相遇在石门县人民医院。“爸爸”你来干嘛的?“我来看朋友,你呢?”“我也是来看朋友的”。然而,事实却是李平因长期工作压力和生活不规律导致便血入院打针,他的父亲因身体不适在住院。

李平上任县扶贫办主任时,正值全县扶贫工作进入攻坚时期,有122个贫困村和8万多名贫困群众需要脱贫。他白天走访调研,晚上加班加点熟悉,节假日和双休日也不曾休息过一次。他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全县加强帮扶力量、加大资金投入、出台优惠政策的合理化建议,并得到积极回应。为审核扶贫项目,李平带着一班人连续一个多月吃住在乡村,一个乡镇一个村地进行扶贫项目审核,有时一天只吃一餐饭,每天工作到凌晨,硬是将全县1400多个项目初审到位,并删除了100多个与扶贫无关的项目。

通过坚苦卓绝的奋战, 2016、2017年石门县连续2年被评为湖南省脱贫攻坚先进县。“挂图作战及精准扶贫档案管理”、贫困户“一户一档”“结对帮扶连心卡”“结对帮扶七个一”等工作经验在全省、全市得到推广。李平个人也被评为全县优秀领导干部,连续2年记二等功。

“既要带着感情责任抓脱贫,更要带着真金白银抓脱贫”,石门县三年整合部门涉农资金15亿元,还通过融资等渠道筹资了10亿元用于扶贫。全县坚持把优势兵力部署在脱贫一线,实现了县级领导包联、驻村工作队帮扶、党员干部结对帮联“三个全覆盖”。2014年以来,全县共有133家县直、线管单位参与扶贫,所有建档立卡贫困户均有党员干部结对帮扶。驻村工作队干部每人手中都有一本自身标注的所驻村基本村容村貌、基础设施建设分布、产业分布等情况的《村情图民情账记录本》。驻村干部每天记录情况的 “记录本”每月须交当地党委检查,县委组织部定期进行抽查。(通讯员 江景 杨生平)

[责任编辑:熊欣]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