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唱响“健康廊坊·健康家庭” 助力“健康中国·健康河北”

2019-04-09    来源:中国网    

编者按2016年开始,河北廊坊市启动实施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建设市卫生健康系统坚决执行卫生与健康工作“38方针,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放松,各项事业都取得了长足发展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最重要的社会组织。2016年全国卫生与健康工作会议提出健康中国后,廊坊市创新提出建设健康廊坊·健康家庭,集约所有为百姓提供的健康照护,依托健康服务体系和家庭医生签约线上线下服务,实施N个服务基层、进入家庭的健康服务项目包,在政府部门的资源端与人民群众的家庭端之间架起一座双向沟通的桥梁,取得显著成效2018年,廊坊被国家卫健委确定为基层健康信息惠民示范点,被国家卫健委等八部门授予全国创建平安医院活动表现突出集体荣誉称号廊坊居民健康卡创新应用被评为全国卫生健康信息化百强案例

近日,中国网生活与媒体同行一同集体采访了廊坊市卫健委主要和分管领导。谈到廊坊近三年的医改和今后设想、工作部署,廊坊市卫党组书记主任杨庆华和党组副书记王廷桥如数家珍。

94f2853008fd6d7886065a1aea358a0.jpg

c2d39461a5fccc84c0f707cdd1f89db.jpg

庆华:我们认为,贯彻“健康中国”,实施“健康廊坊”,就要从“健康家庭”抓起。每个家庭、每个成员的健康问题解决了,健康廊坊就实现了。“健康廊坊·健康家庭”怎么实现?就要从转变一个观念做起,树立大卫生、大健康观念,就是由以治病为中心,到以预防为中心。

中国网生活:领导首先谈谈近年来廊坊医有哪些变化,都取得什么样的成效?

王廷桥三年来,围绕医改目标,廊坊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不断深化。全市31家市、县公立医院全部开展以药品零差率销售为标志的综合医改,药品平均降价12.5%廊坊连续三年被省政府评为河北省深化医改先进市。香河县、霸州市、大厂县顺利通过首轮河北省县级公立医院综合改革示范县验收,并被评为优秀等次。香河县作为地方医改真抓实干典型被省医改办向国务院推荐。同时,以推进医联体、医共体建设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抓手,着力构建分级诊疗制。全市所有三级公立医院、20余家二级医院、60余家基层卫生机构参与医联体建设,共建立各种模式医联体27个。文安、固安、香河、广阳等县区加大投入力度,基层卫生机构软硬件水平显著提升

去年我们联合市直八部门开展了首届名院、名科、名医、名护创建和评选活动,在全系统营造了搭平台、提能力、树正气、聚合力的浓厚氛围。充分发挥地缘优势,与京津周边区域开展卫生人才培养合作,柔性引才556人,让廊坊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京津优质卫生服务。

杨庆华廊坊市妇产医院、廊坊市儿童医院于去年10月先后开诊,填补了廊坊市公立儿童、妇产专科医院的空白,并构建了以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北京通州区妇幼保健院为塔尖,覆盖全区域妇儿诊疗资源的跨区域专科联盟同时,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落户廊坊,将建设质子放疗中心、放疗质控中心和康养中心。廊坊市第四人民医院与北京宣武医院达成共识,共建医联体,并牵头开展廊坊市卒中专科联盟建设。京津冀检查检验结果互认共享取得新进展,共有3卫生机构实现京津冀医学影像检查结果共享10家机构实现京津冀检验结果互认廊坊老百姓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北京的卫生服务

中国网生活:2019对于我们国家是个极其重要的年份,廊坊市卫生健康工作有哪些新的思路和重点安排

杨庆华2019廊坊市卫生健康工作坚持常规工作与创新工作两手抓,两手硬深入实施以“1+5+6+N”总体工作思路,即,围绕一条主线,强化五大支撑,做实六项保障,实施N个健康服务项目包,充分展现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建设成果,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个性化的健康需求。

中国网生活杨主任,廊坊市卫健委可以全国首先提出汇集全业务、服务全人群、关注全生命周期互联网+”精准照护概念具体谈谈都包含哪些方面内容

杨庆华一是推进以治病为中心以健康为中心转变。更加注重预防为主和健康促进,加强预防控制重大疾病工作,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健全健康服务体系;更加注重工作重心下移和资源下沉,推进卫生健康公共资源向基层延伸、向农村覆盖、向生活困难的群众倾斜;更加注重提供服务质量和水平,推进卫生健康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更加注重计生利益导向,改革完善计生服务管理;更加注重协调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力争在四医联动和五项制度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

二是为人民群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要汇集全业务兼顾城市与乡村,做到以基层为重点,以改革创新为动力兼顾政府与市场,做到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人民共建共享要服务全人群,不断完善制度,扩展服务,提高质量,使全市人民享有所需要的、有质量的、可负担的预防、治疗、康复、健康促进等服务,突出解决好妇女儿童、老年人、残疾人、低收入人群等的健康问题。要关注全生命周期,针对生命不同时段的主要健康问题及主要影响因素,确定若干优先领域,强化干预措施,实现从胎儿到生命终点的全程健康服务和健康保障。

三是构建互联网+”精准照护,打造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健康家庭服务闭环线上,依托廊坊全民健康区域信息平台和行政管理、业务服务、个人应用和家庭健康管理四端,构建互联网+公共卫生+家庭医生签约+药品供应保障+保障结算+医学教育和科普+人工智能应用等七类健康服务体系,开发基于居民电子健康卡、电子健康档案、电子健康服务包()的一体化应用,通过手机、PC和其他终端设备,将全民健康信息惠民应用主动向家庭推送。线下,在党委政府和卫生健康专业机构的支持和指导下,赋能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采取预约服务、上门服务、特殊照护等形式,与家庭成员建立长期稳定的契约服务关系,最终通过线上线下的无缝衔接,从而打通政府部门的资源端与人民群众的家庭端,形成服务闭环

中国网生活杨主任,实施健康廊坊、健康家庭过程中,廊坊市卫健委采取了哪些保障性措施呢?

杨庆华具体来有六项保障,我们依托乡镇(社区)基层卫生健康机构,通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打造六位一体健康家庭。

一是做实基本卫生保障。到2020实现90%的县医院、县中医院达到三级医院服务水平基本标准,让百姓90%的疾病都能在县域内得到解决。二是做实基本公卫保障。三是做实健康宣教保障。四是做实中医中药保障。打造通武兴廊区域中医药合作服务圈,实施精准人才培养。五是做实应急救援保障。六是做实医养结合保障。

62af7b4571fba0b27f79c28955d8167.jpg

中国网生活杨主任,听说廊坊提出并实施健康服务项目包”的做法,很有创意,而且让老百姓从中到了实实在在的效果,您能具体谈一下吗

杨庆华廊坊市从去年开始,实施N个健康服务项目包,确保更加精准、更加实效,让百姓真正享受到指向家庭的健康福利。

项目包1健康扶贫提质增效行动项目包。深入推进健康扶贫七个一工程以及疾病防控五大行动、妇幼保健一先一减两免关爱新生命儿童营养改善公益项目等廊坊创新动作,提高服务质量和效果。认真落实贫困人口三重保障线、大病集中救治、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报销结算等规定动作,将贫困人口大病集中救治病种增加到21个、2020年达到30个,确保实现国家提出的两个90%”目标,即贫困群众医用实际补偿比达到90%,贫困群众90%的疾病在县域内解决

项目包2五大中心暨医联体医共体建设项目包。推进全市二级及以上综合医院建设胸痛、卒中、创伤、危重孕产妇救治、危重儿童和新生儿救治五大中心,开展卫生资源整合和服务流程优化再造,构建多学科综合诊疗服务模式。

项目包3中医药健康服务暨医养结合项目包。巩固扩大京廊中医药合作成果,打造重点中医专科联盟体系圈,依托13支京廊中医药人才领军团队,深入基层实施中医药健康乡村(社区)建设,弘扬中医药文化进乡村、进家庭。

项目包4妇幼健康服务暨通武兴廊电子健康卡应用项目包。以京津冀各大儿童医院为塔尖、廊坊市儿童医院为平台,整合域内儿科资源,明确医联体各成员单位的功能定位,建立双向转诊绿色通道

项目包5生育关怀行动项目包。

项目包6免疫规划暨精神卫生服务能力提升项目包。推进全市168家预防接种门诊规范化建设,免费为适龄儿童提供全程、优质的一类疫苗接种服务;为不同人群提供可自主选择的水痘、狂犬病、乙肝、流感、肺炎、宫颈癌等二类疫苗接种服务,保证接种安全。联合综治、公安等部门,开展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服务管理筛查行动

项目包7家庭急救员培训暨公共场所心脏除颤急救点建设项目包。争取财政支持,在市城区已布置的健康小屋旁设立心脏除颤急救点。每个急救点配备自动体外除颤器(AED)等急救设备和急救药品,由公共场所责任单位安排专人驻守,市卫生急救中心负责培训指导,逐步提高公共场所应急急救能力。

项目包8全民保健与健康管理项目包。全民保健服务纳入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范畴,引入北京优质专家资源,组织开展家庭慢病干预系统建设暨脑卒中高危人群筛查与干预试点项目。以花园楼社区和艾丽枫舍社区为试点,遴选20-40名优秀保健医生,组成专家团队,与保健对象及其家庭签约,建立家庭保健服务模式。

项目包9综合监督八项集中检查项目包。

项目包10全民健康信息化一云四端应用项目包。年底前,二级以上公立卫生机构全部实现分时段预约诊疗预约时段精确到30分钟以内。推广应用健康廊坊APP,向公众开放居民电子健康档案,建立居民自我健康管理途径。

项目包11健康家庭宣传教育与促进项目包。组织开展卫生健康有奖征文、健康廊坊·健康家庭十大优秀新闻作品评选、健康家庭摄影大赛等主题宣传活动。(刘振山 通讯员 春丽)


[责任编辑:刘振山]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