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河北三河市医养结合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2019-04-08    来源:中国网    

在京津冀协同发展的进程中,三河市委、市政府紧紧抓住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在全面提升全民卫生健康能力和水平工程上,大胆创新,因地制宜、举措有力,推进医养结合深入开展,力促医养结合产业得到长足发展。

综合施策,大力扶持医养结合。一是健全机制,施策扶持。按照“便利、就近”原则,积极指导卫生机构与养老机构通过签约开展合作,为养老机构开通预约就诊绿色通道。目前,三河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德亨仁厚医养产业管理集团通过签订协议开展了合作。二是开展合作,健全机构。鼓励符合条件的养老机构开展卫生服务。将养老机构内设卫生机构纳入区域卫生规划,放宽准入条件,由卫健部门实施备案,依法依规开展卫生服务。已完成4家养老机构医务室备案工作。三是居家签约,登门服务。推广家庭医生与居家老人签约工作机制。依托迎宾北路社区卫生服务中心,通过优质服务鼓励居家老人与家庭医生建立签约服务关系,为居家老人提供健康档案管理、健康教育、家庭病床、社区护理等基本卫生服务。四是敬老服务,开通通道。落实卫生机构敬老优待政策。全市一级以上50余家卫生机构,对65岁以上老年人看病就医实行优先照顾,开通绿色通道,设置“老年人优先”标志。五是健康养老,市场运作。大力发展中医药服务,鼓励有条件的养老机构设置以老年病、慢性病防治为主的中医诊室,支持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支持二级以上中医医院设立老年病科。目前,河北燕达医院、市中医医院均开设了老年病科。支持社会力量针对老年人健康养老需求,通过市场化运作方式,开办卫生机构或养老机构。目前已有2家,分别为是三河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德亨仁厚医养产业管理集团。

示范引领,稳步推进医养结合。一是建立健康养护中心。有三河燕达金色年华健康养护中心,被省批准为全省第一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养护中心分两期建设,总投资近60亿元,一期工程于2010年建成并投入使用,设置床位2300张。二期近8000张床位于2018年10月正式开放,已入住1000人。入住养老97%以上是北京老年人。河北燕达医院位于燕达国际健康城内,2010年建立,是一所集医、教、研全面发展的大型三级综合医院,是河北医科大学非直属附属医院。医院规划建筑面积52万平米,目前一期为22万平方米,开放床位1000张,展开床位3000张,员工1600余人。燕达医院与北京医保系统顺利联通,率先实现京冀两地异地就医直接结算。二是开展医养托老试点。三河德亨仁厚医养产业管理集团,被批准为省级第二批医养结合试点单位。所属五福托老院是以三河煤矿医院为依托的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设置养老床位330张,是廊坊市集托老、保健、康复为一体的多功能综合型卫生养老服务机构。三是探索居家医养新模式。积极推动京东中美医院“五位一体”智慧社区居家医养新模式,以医院为依托,以社区为支点,以家庭为基础,以互联网为支撑,以智能监测为链接,通过“家庭医生服务”和“互联网+医养模式”,搭建智慧居家社区养老模式。目前,京东中美医院已完成在燕郊区域,以社区为单位进行社区居家养老入户的调研、分析评估、采集信息和登记管理工作。四是院中设室做好卫生服务。三河市共有4家公立养老机构,共设置床位520张,收住三河籍五保老人241人。由德亨仁厚中医医院派驻医务室人员,在养老院内设立院内医务室,全天候为老年人提供保障服务。

高点站位,做大做强医养结合。在进入老龄化社会的新形势下,三河市将做到站位高远,精心谋划,做大做强医养结合品牌。突出抓好两手。一手是打造健康产业集群。依托燕达国际健康城引进更多的国际化专业品牌,并拟在燕郊高新区南城规划医养健康城建设。一手是做好社区居家养老。深入发展居家社区养老,为老年人提供更好的养护、健康服务。(通讯员 张德敏 张勇 王春良)


[责任编辑:刘振山]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