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宏扬渠江船工号子、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04-01    来源:中国网生活    

岳池县位于四川盆地东部,渠江和嘉陵江汇合处的三角台地。过去,水上航运业发达时代,木船是水上的主要运输工具,无机械动力,以人力为主,木船上劳作的人员称为船工或纤夫,船工们为战胜恶劣的自然环境,闯险滩过急流、集结力量,在劳动中创造了独特的船工号子,一呼众应,提高精气神。船工号子文化也就应运而生。渠江号子与川江号子一脉相承,把川江号子、涪江号子、嘉陵江号子融为一体独创渠江号子文化。

渠江来源于大巴山脉的巴河、洲河等小溪在渠县三汇镇汇合后称之为渠江。顺江而下,流经渠县、广安区(原广安县)、岳池县、合川市小沔镇、进入渠河嘴汇入嘉陵江流域全长720公里,大小24个险滩,其中:金滩、丈八滩水浅滩急,打烂的木船、溺水身亡的船工纤夫、损失的物质不计其数。

渠江在岳池县境内流经地,有中和镇(上码头为过河船、中码头为长航船、下码头为短航船)、罗渡镇(杨家桥码头为中和至罗渡的短航船)、盐码头为长航船、黄少砣码头为过河船,它创造了独特的“喊揽载”文化,也就是叫沿河两岸赶场的人坐船回家了,罗渡赶场天喊“大阶溪、小阶溪、双溪门口、药家溪坐船了”的声音高吭有力男女老少都会“喊”)、赛龙镇(打铁口码头为长航船和过河船)。

现在的渠江号子传承基地位于罗渡镇(盐码头),也是原岳池县航运公司遗址所在地。罗渡镇建于公元620年(唐武德三年)、733年隶属合州,公元1275年划归广安,清道光时期至民国初命名为罗渡场镇,原属广安县资马乡。

地理位置:水路距重庆300余公里、陆路距重庆140多公里、距岳池县城区30公里、距广安市主城区19公里,上有高速公路跨江大桥、临水寺、罗渡大桥、富流滩电站连接杨家桥,下有双桥沟、罗渡石拱桥(建于清光绪年间)与航运公司造船厂遗址、云门寺(尚用中学曾经是共产党开展活动的联络处并参加了岳武起义)、高峰寺相连,罗渡镇与火电厂(遗址)、富流寺山、黄沙砣隔河相望。

文物古迹:镇上原有关公庙、王爷庙、总神庙等。

著名历史人物:华莹山游击队红色传奇人物双枪老太婆陈联诗;爱国人士陈徒南;抗美援朝老英雄柒云振等;也是一代伟人邓小平少年时投身革命坐船经过的地方,当年小平同志在此留下了光辉的一页。

水上主要物质运输:下行船主要运输华莹山的煤、建筑材料(石头)、沿河两岸的土特产、大米、玉米、生猪、家畜等农副产品。创造了开船号子、搬桡号子、划船号子;上行船主要运输化肥、氨水、日用百货、盐巴等物质,创造拉纤号子。最繁忙时上100余只木船停靠在罗渡码头,夜晚江边桅杆林立,木船上灯火通明,好一派繁荣景象,白天远行的木船在江中行走号子声声不绝。

而今,罗渡镇水上运输富流滩航阐电站的下游正在兴建广安港罗渡作业区,该作业区将承接大中货物集装箱运输走出四川、走出国门、面向世界通江达海。陆上运输位于罗渡镇街口的208国道渠江大桥正在建设之中,进一步加快了广安川渝经济合作。

据知情人介绍,现如今广安市岳池县罗渡镇依然留存着渠江号子传习室,传承人具有得天独厚的亲身工作体验,当过船工、纤夫,喊过号子,参加过重庆川江号子艺术团具有一定表演艺术,有丰富的文化底蕰。将传承非物质文化遗产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为广安红色旅游基地的发展,具有很大的商业价值和文化价值。(通讯员 王世海)

[责任编辑:成秋林]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