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荣县正紫镇产业扶贫"三模式"精准拔穷根

2019-02-22    来源:中国网生活    

自贡市荣县正紫镇围绕把贫困人口融入产业发展,创新了产业扶贫“三种模式”,强势精准“拔穷根”。

优势产业+基地+贫困户

正紫镇是川南中药材种植基地,中药材种植5600亩,产量已经影响成都荷花池中药材价格。围绕“工业强镇,药果富农”的战略目标,把中药材产业作为推进精准扶贫、提升脱贫“造血”功能的一剂“良方”,采取政策扶持、行政推动、龙头引领、市场引导等手段,带动贫困村、贫困户增产增收。中药材产业吸引了四川康特能集团公司等52家公司到正紫镇进行合作,依托每年2400吨中药材购销协议,年产值达1200万元,彻底改变农户销售难的问题。正紫镇通过广泛宣传、主动服务、吸引成功人士到此兴办企业,依托正紫镇柴胡的农君山针剂厂2019年正式投产,实现产业接一连二,大大提升产品附加值,当地老百姓,特别是贫困户可实现就地就业,脱贫致富。以窝棚湾为主的生产基地,带动发展了卫星村、邱家沟村、刺芭塘村、张家庙村连片发展。越来越多“种了一辈子庄稼”的贫困户正依靠中药材脱贫致富。

特色产业+园区+贫困户

据悉,正紫镇柑桔种植面积达到10060亩,以香炉寺为中心,辐射了3个村,年产量1万吨,产值2000万元。围绕引导“一家一户的小生产”对接适应“千变万化的大市场”。该镇特别注意特色产业区域化发展,与河口镇、古佳乡六村连片打造荣县柑桔产业示范园,现已得到县政府领导批示,且已纳入全县农业招商项目,这几个村的贫困户将吸附在特色产业上实现脱贫致富。

两委+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

自正紫镇张家庙村确定为省级贫困村后,镇党委政府及村支两委围绕贫困村“一低五有”、贫困户“一超六有”,不断深化农村改革,积极探索“以党建促扶贫”的工作模式,创新“政府引导、两委带领、企业主导、群众参与”的产业发展新路径。据了解,张家庙村目前有刺梨-李子套种基地310亩,在未来三年规划中,计划2019年达到850亩,2020年达到1500亩,2021年达到2500亩,进一步提升村产业经济发展能力。

政府引导 正紫镇党委政府高度重视张家庙村脱贫攻坚工作,成立一把手负总责的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根据张家庙村实际情况,经镇村组三级干部多次研究,确立了“变资源为资产、变资金为股金、变群众为股东”的工作思路,通过整合土地、资金、劳动力等要素,为贫困村产业经济发展产生内生动力提供指导。

两委带领 张家庙村支两委着力,找准基层党建与集体经济的结合点,确保村支两委的力量在基层一线发挥作用。通过基层村支两委的组织优势和引领作用,确定了“两委+专合社+企业+群众”的发展模式,将政治优势、政策优势、人员优势吸附到产业链上,把群众参与、群众受益作为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既做大“蛋糕”,又分好“蛋糕”。引导群众变“单兵作战”为“抱团发展”,让群众不仅将撂荒土地重新利用,又能让群众就近务工提高经济收入,不断提高产业经济发展活力。

企业主导 引进荣县大农和公司入驻张家庙村,与专合社联手建立产业发展示范基地,不断探索适合张家庙村的发展模式,通过土壤取样分析、本地作物成分研究、自然条件综合考量、组织外出考察学习等方式,确定了符合张家庙村情的刺梨、李子套种的发展模式。成立专家技术团队将企业技术优势贯穿整个发展过程,确保产业发展的专业化、规范化,同时利用电商平台的网络优势加大宣传力度,提高产品知晓度,逐步打造具有本地特色的无公害农产品市场。(古仕华)

[责任编辑:成秋林]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