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河北廊坊三河市多点发力助推经济高质量发展

2019-02-20    来源:中国网    

据了解,继2016年成功跻身全省“品牌建设典范县”行列后,三河市2018年再次获得“河北品牌建设典范县”荣誉称号,成为廊坊市唯一入选县,同时获得廊坊市政府质量工作考核A类第一名;三河汇福粮油集团、科达科技有限公司2家企业获得“河北名片”荣誉称号;“蒋福山大桃”“燕潮酩酒”2项国家级地理标志产品保护通过国家相关部门审查。

“近年来,三河市牢固树立大质量、大标准观,将实施质量强市和标准化作为践行协同发展要求、打造城市品牌、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增进民生福祉的重要抓手,把高质量发展要求固化为质量意识、内化为质量自觉、转化为质量行动,贯穿于经济社会发展各领域全过程,多点发力助推高质量发展”三河市市长刘连杰如是说。

构建多元共治工作格局统领高质量发展。该市成立了书记、市长任“双组长”的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出台《关于开展质量提升行动加快质量强市建设的实施意见》,将质量提升和标准化建设纳入每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考核指标体系和财政预算,为实施质量强市和标准化措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持保障。动员全社会力量,支持和参与质量强市,充分发挥行业协会、社团组织、中介机构和技术机构作用,为全面提升质量提供更多服务;开展大张旗鼓的宣传,在该市营造质量第一、标准引领的浓厚氛围,形成了“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合、企业主责、社会参与”的质量工作良好格局。

注重先进标准体系建设推动高质量发展。该市成立市质量认证服务领导小组,重点帮助企业强化生产许可证和3C产品认证的引导、服务和监管。目前,三河通过国家级质量管理体系认证企业191家,国家级环境管理体系认证企业70家,省级职业健康管理体系认证企业53家,完成制造业企业竞争指数调查68家,有效推动了质量强市工作的深入实施。同时,支持优势产业、重点企业加强新技术标准和先进技术标准的研制,鼓励企业和团体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制修订,进一步提升三河企业在国际、国内市场的标准“话语权”。

加大品牌优势培育拉动高质量发展。该市连续实施重点行业和领域“十大质量专项提升行动”(制造业、农产品和食品药品、消费品、工程、服务业、对外贸易、文化、生态、城乡建设管理、社会治理和公共服务),围绕高新技术产业、高端装备制造业、高端服务业和高科技农业,先后为180家企业制定了品牌创建规划,出台了创优质产品扶持奖励政策,激励企业争创产品和服务品牌。成功承办了廊坊市2018年企业质量提升暨京津冀协同发展示范区品牌建设交流会,进一步筑牢了该市上下“质量第一、标准引领”的发展意识,提升了该市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信心。

加强质量诚信体系建设保障高质量发展。该市加大重点领域质量监督抽查力度,大力开展网络市场监管、红盾质量维权行动和区域产品质量整治,安排部署了1265批次产品的监督抽查,国家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100%,省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98.2%,市级监督抽查合格率达100%。严厉打击质量违法行为,制定了《“双随机、一公开”工作实施方案》《抽查计划》和《一单两库一细则》,办理各类行政案件223件。三河连续3年未发生一起质量安全事故,未发生一起属地产品质量安全投诉。

筑牢企业成长基础支撑高质量发展。该市扎实推进人才强市,出台并实施了《引进高层次人才暂行办法》,在人才落户、住房保障、子女入学、申办企业等方面为高层次人才提供优惠政策和优质服务。不断提高人才奖励补贴标准,对高层次人才连续三年给予每年最高6万元生活补贴,并给予最高60万元购房补贴,对做出突出贡献的每人每年给予最高3万元奖励。目前,该市拥有现代化实验室3800余平方米,专业检验检测人员50余人,建成了河北省建筑用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国家级水泥实验室、国家P2级食品实验室,为产业提升、质量安全、风险监测、科学监管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和保障。

持续创新驱动引领高质量发展。该市坚持把创新作为提高质量、打造新动能的根本途径,相继出台并全力落实《三河市企业研发投入和科技企业孵化器扶持奖励办法》《2017年度鼓励科技创新增强企业软实力的奖励办法》等14项政策措施,加强对创新主体培育、创新平台建设、科技成果转化等创新发展进行全方位支持。2018年,发放各类扶持资金2.13亿元,受益企业333家。燕郊高新区荣获河北省“高新技术企业发展先进开发区”荣誉称号。(周云峰 通讯员 刘伟 王国新)

[责任编辑:刘振山]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