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手术和微创介入本是两种不同的治疗方法,但如果可以“同台”上演,不仅能减少患者的就医时间,而且还能有效地提高治疗安全性。日前,衡水市以介入和开放手术并存的复合手术室在哈励逊国际和平医院投入使用,突破性地实现了不同学科的卫生人员协同作战、多重技术有效联合,能够一站式完成各类复杂手术。
复合手术室符合现代医学发展
复合手术室,英文是Hybrid operation room, 是现代血管造影诊断技术和血管微创介入诊疗技术迅速发展的产物。复合手术室是1996年由英国学者提出的,当时主要用于治疗冠心病。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复合手术室扩展到心脏疾病、脑血管疾病、血管疾病等治疗领域。
“‘复合’并不是大家所想的把不同手术室的仪器设备和人员放到一个手术室的简单合并,而是打破学科壁垒,将手术室和DSA、CT、MRI检查室合并或比邻,并采用无缝隙转接方式,把现代化影像诊断或介入治疗和外科手术室整合在一起,从而改变了“单打独斗”的作战模式,实行‘多兵种联合作战’,把原本需要在不同手术室、分期才能完成的重大手术,合并在一个手术室里一次完成。”麻醉科主任王忠义介绍说。
记者在复合手术室注意到,相比起普通手术室,复合手术室给人的第一感觉就是大,近百平方米的手术室里,被隔成了两个房间,一个类似于常见的手术室,而另一个则类似于放射科的观察室。透过观察室透明窗,可以看到这里除了拥有常规手术室的无影灯、手术床、消毒设备等之外,还分别有DSA(血管造影)、X光机、心血管造影的C臂机、超声系统、麻醉机、呼吸机、监护设备等先进辅助设备,具有广泛的兼容性。借助复合手术室,医生能够一边为患者检查,一边动手术。
而在手术间内,肝胆胰外科医生正在给一名肝癌患者做肝动脉化疗手术。提及复合手术室的优越性,医生更是赞不绝口。肝胆胰外科主任李恒力说,“手术中有麻醉医师全程陪伴,对患者更加安全。同时,即使术中发生危险,也能够立即做开放式手术,不会耽误一点点时间,这在以前是不敢想象的!”
复合手术室在临床中应用广泛
“这样的手术间对于心脏的介入和开放手术都可以提供强大的支撑力!”心外科副主任羡海英说。
在心外科领域,复合手术的临床优势集中在对复杂主动脉疾病的治疗中,包括累及主动脉弓上分支血管的主动脉瘤和累及腹腔内脏动脉的胸腹主动脉瘤。传统的外科技术常常需要广泛的胸腹联合切口,长时间主动脉阻断,并造成大量出血。标准手术室一般没有高水平的成像能力,无法开展复杂的复合手术。同时,传统的介入室具有良好的成像性能,但是一般缺少正规手术室所要求的条件,而介入手术也是一个高风险手术,因病情不同,稍不慎就可能发生意外。
“有了复合手术室情况就大为不同了!”羡海英进一步解释说,“现在可以开展心脏杂交手术。对于累及升主动脉上分支血管的主动夹层手术可以‘分而治之’。首先实施升主动脉置换手术,而后置入支架将夹层堵塞住。医生们可以在一间手术室内完成两种心脏手术,内外科医生在手术中随时互补。放在以前,这类手术病人跨度时间长,还要分次完成支架以及开胸手术,费用高昂。而如今,在复合手术室内,两台手术同时进行,病人就可以省掉二次住院、二次麻醉、二次检查等费用。再比如,对于心脏多支血管病变的患者,放不了支架的,赶紧开胸做搭桥手术,可以一次性解决患者心脏问题,让心脏手术更完美。”
同样受益于复合手术室的还有哈院神经外科。该科副主任相毅介绍说“比如对于脑动脉瘤患者,造影后发现位置比较特殊,实施介入栓塞成功率低,可以立刻改为实施开颅手术。不用再转运患者,也不必排队等候手术间。”
复合手术室具备多种优势
作为当前微创外科的重要发展方向,复合手术是对现有治疗方式的重要补充和完善,被视为评估手术治疗水平的重要标志。
复合手术室使复合手术成为现实,它所带来的优势也是显而易见的:复合手术室内实现了多种技术的有效联合,充分实现了优势互补,使一些非常复杂的手术得到简化,降低了手术损伤,扩大了手术治疗的范围;方便患者,避免多次麻醉与转运;改善患者的治疗效果、增加患者周转量等。与此同时,介入手段和外科手术同步进行,可以有效降低治疗费用,充分体现了设备的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进一步提升当地卫生服务水平。
有关专家评价说,哈院复合手术室是我省落成并投用第三个复合手术室。其打破了传统手术、介入治疗和微创等手术的界线,把以往对复杂病症“分而治之”的外科手术、介入治疗、微创技术和影像学诊断等集纳起来,将多种诊治方法复合进行,实现了“1+1>2”的效应。自去年8月初复合手术室启用以来,已经成功完成200余例手术,涉及神经外科、肝胆胰外科、血管外科、心外科等多学科领域。其作为现代医学技术与工程技术结合的产物、现代化医院的一个重要标志,体现了哈院作为现代化三甲综合医院的设施水平、医治水平和管理水平。(孙艳明 通讯员 卢乔 刘国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