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2018-09-08    来源:人民日报    

  环境优美的云南省镇雄县以古镇岩洞脚村。新华社记者 杨宗友摄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全面打响

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

  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近年来,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扎实推进,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一批样板模式显现出来,农业发展方式更绿了。

  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污染防治攻坚战七大标志性战役之一,农业农村部提出了“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到2020年实现农业用水总量控制,化肥、农药使用量减少,畜禽粪便、秸秆、地膜基本资源化利用。

  这场战役究竟要怎么打?记者近日采访了农业农村部科技教育司司长廖西元、畜牧业司副司长王俊勋,安徽省循环经济研究院院长季昆森,解读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

化肥农药零增长提前3年实现,已启动全国农业污染源普查

记者:近年来农业农村污染防治主要做了哪些工作?

  廖西元:农业农村部将农业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摆在农业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突出位置。2015年打响了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攻坚战,提出到2020年实现“一控两减三基本”的目标任务。2017年,进一步聚焦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启动实施了农业绿色发展五大行动——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果菜茶有机肥替代化肥、东北地区秸秆处理、农膜回收和以长江为重点的水生生物保护行动。

  近年来,农业面源污染防治工作扎实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理念日益深入人心,制度的“四梁八柱”已经构建起来,一批样板模式显现出来,农业发展方式更绿了。2017年,我国水稻、玉米、小麦三大粮食作物化肥利用率为37.8%,农药利用率为38.8%,化肥农药零增长提前3年实现。规模化养殖污染防治有序推进,以农村能源和有机肥为主要方向的资源化利用产业日益壮大。秸秆农用为主、多元发展的利用格局基本形成,农膜回收体系和制约化能力不断加强。

记者:科学监测、摸清情况是防污治污的基础。目前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正在进行,农业生产地域广、差别大,如何实现有效的污染监测?

  廖西元:农业源污染监测是一项长期性、基础性工作,有利于全面掌握我国农业污染现状,准确判断当前农业环境形势,是督促和引导各地区推进农业污染防治工作的指示器和风向标。在2007年第一次全国污染普查基础上,我们构建了全国农田面源污染国控监测网络,开展长期监测。结果显示,2013年以来农田总磷排放量开始下降,总氮排放量趋稳。

  目前农业农村部按照第二次全国污染源普查的总体安排和要求,启动了农业污染源普查工作。下一步要全面推进普查,获取农业生产活动基础数据,建立农业污染源资料档案,完善农业污染源信息数据库和监测管理平台。

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主要用于农村能源、农用有机肥

记者:2016年12月,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研究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去年专门启动了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行动。这一行动目前进展如何?

  王俊勋:一年多来,农业农村部坚持政府支持、企业主体、市场化运作的方针,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就地就近用于农村能源、农用有机肥为主要使用方向,力争“十三五”时期基本解决大规模畜禽养殖场粪污处理和资源化利用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举措:

  完善制度安排。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加快推进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的意见》,明确环评制度、监管制度、属地管理责任制度、规模化养殖场主体责任制度、绩效评价考核制度和种养循环发展机制。

  推进大县治理。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支持下,目前已支持300个畜牧大县整县推进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选择了北京、天津、江苏、浙江这4省市整省推进,石家庄市、驻马店市、襄阳市等5个地级市整市推进。

  促进末端利用。在肥料化利用方面,实施有机肥替代化肥行动,支持果菜茶核心产区和知名品牌生产基地使用畜禽粪污为主要原料的有机肥。在能源化利用方面,支持建设规模化天然气和规模化大型沼气工程500多个。

  创新监管手段。建立畜禽规模养殖场直联直报信息系统,实现畜牧大县、规模养殖场监管全覆盖,对大型规模养殖场实行在线监管。

  下一步,农业农村部将联合生态环境部,对省级人民政府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开展考核,推动省、市、县签订目标责任书,落实属地管理责任。

提高认识、有的放矢,改变以往治污重城市轻农村、重点源轻面源的现象

记者:目前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存在哪些难点?

  季昆森:防治农业农村污染须进一步提高各地各部门的认识,有的放矢。以往各地在治污上存在范围上重城市、轻农村,模式上重点源、轻面源的现象。尽管农村人口密度相对小,环境容量相对大,但农业面源污染所产生的影响是多方面、深层次的。同时,我国地域广阔,各地农村面源污染种类、程度等情况千差万别,防治污染需摸清这些面源污染的现状,制定相应的分类管理制度,补齐治理技术、资金、人才短板。

  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乍一看是农业上的一个局部问题,实际上关乎现代农业全局发展。养殖业本身不够“绿”,就无法给土壤提供足够的有机质,来防止土壤板结。有的地方因担心农村面源污染,一味限制生猪等养殖业发展,但缺乏有机肥,过量使用化肥,会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减少,影响农产品质量。

  在发展畜禽养殖业的过程中,推行循环农业,不仅可以解决环境污染问题,还可以化害为利。实现产业良性循环发展,不能发展种植业的只管种植、发展养殖业的只管养殖,也不能简单地农牧结合、种养结合,而是要基于某一生产区域,考虑种植面积和养殖规模,协调发展各项产业,做到平衡配套、联动发展。

加快构建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着力实施好农业绿色发展重大行动

记者:接下来应该怎样全面打好农业农村污染防治攻坚战?

  季昆森:今年年初,《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发布,强调“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良好生态环境是农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推动乡村自然资本加快增值,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

  怎样实现百姓富、生态美的统一?根据我们的研究和实践经验,建议将发展多功能大循环农业作为一个长期方向。循环农业不仅是种养业的循环,而且应做到种植业、养殖业、微生物产业、加工业、营销业、旅游业之间的联动和融合。必须打破产业、学科之间相互分割的障碍,形成多产业的相互循环,产生叠加融合的放大效应。

  廖西元:打好农业面源污染防治攻坚战,全面推进农业绿色发展,重点要抓好以下工作:

  加快构建农业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体系。包括农业绿色发展制度体系、农业农村污染防治制度体系、多元环保投入制度体系等。

  着力实施好农业绿色发展重大行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是解决农业农村污染问题的根本之策。要强化畜禽粪污资源化利用、化肥农药减量增效、秸秆地膜综合利用等。

  稳步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改善。落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方案》,加强优化村庄规划管理,加大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力度,推进厕所革命,提升村容村貌;发挥好村级组织作用,建立长效机制。

  大力推动农业资源养护。加快发展节水农业,加强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强化农业生物资源保护。

  显著提升科技支撑能力。科技创新是破解环境污染和资源约束的关键。依托以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处理、东北玉米秸秆综合利用等为方向的国家农业科技创新联盟,开展产学研企联合攻关,促进产业与环境科技问题一体化解决,并推介一批优质安全、节本增效、绿色环保的典型技术模式。(记者 郁静娴)

[责任编辑:李真]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