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回顾历史缔造顺义文化 重塑传统铸就“顺意好礼”

2019-12-13    来源:中国网生活    

2019北京市顺义区"顺意好礼"首届特色文化旅游商品设计征集大赛正式开赛以来,来自各大设计院校、文创企业的参赛选手以及独立设计师们群情踊跃,积极报名。组委会收到了不少参赛选手的来信,除了对大赛的期许与赞同外,最常见的就是大家希望多了解一些顺义的历史、非遗与传统文化,切合赛事要求,提升作品的内涵,更好更快地完成参赛作品。

顺义位于北京市东北郊,城区距市中心30公里。东邻平谷,北连怀柔、密云,西接昌平、朝阳区,南界通州区、河北三河市。是北京市"一核一主一副、两轴多点一区"城市空间结构中的"多点"之一,自古就是钟灵毓秀之处,商贾云集之所。

潮白河

潮白河是顺义的母亲河,应运而生的水路交通和农业开发是顺义大地2000年来的历史主旋律,在《水经注》中早有记述;潮白河贯穿于顺义南北,滋养了沿河两岸的土地,形成了沿河特有风景和经济发展带。在潮白河冲击形成了北京市唯一的一块近万亩的天然芦苇型湿地,素有"京郊小白洋淀"之称。自元以后延续数百年的"京郊粮仓"留下了大量的农耕历史传说文明。

舞龙灯演出

顺义历史悠久,夏商周三代随北京地区属冀、幽、燕。西汉时,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至十二年(公元前195)置狐奴、安乐两县属渔阳。若以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0年)刘邦灭项羽,统一中原,至北魏太武帝平北燕(公元435年)统一北方计,狐奴县约存在有635年。悠久的历史赋予了顺义丰富的文化遗产,其中狐奴县遗址、开元寺、石幢、望粮墩、老城遗址、无梁阁等丰富的文物遗产和民间雕品、编织、龙灯、狮舞、大鼓等优秀的民族艺术是顺义历史传承融合文明的见证。

顺义八景图

历史上顺义县的诞生,可以说是民族融合的结果。南北朝的战乱之后,盛唐之际,处于北方边境地区的少数民族自愿归顺唐朝,史载少数民族首领称唐太宗李世民为"天可汗"。顺义县的前身——唐归顺州就是在这一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唐玄宗四年(716年),生活在东北地区的契丹族纥便部落在首领李失活带领下,入关归附大唐,唐朝为此将他们安置于幽州城北,在这里设归顺州,下领怀柔县,实际上州治、县治同在一城。天宝元年又改称归化郡,乾元元年复称归顺州。北宋时历史地理名著《太平寰宇记》有:唐归顺州,北至檀州七十五里,南至幽州七十五里。"檀州"即今密云,考虑到隋唐时的幽州城在今宣武区一带,距今东直门尚有十余华里,那么上面这个归顺州的位置,就是今天顺义城。归顺州自唐末改称顺州,其名称至五代、辽、金。到了明洪武元年(1368年),才将顺州改称顺义县。洪武十三年,又分昌平、密云两县地,在顺义北边另置一个怀柔县。由于顺义、怀柔今为两县之称,历史上却都曾为顺义的县名,所以两县沿革经常为人相混。若以唐开元四年(716年)置归顺州,至明洪武元年(1368年)废州称县,顺义称顺州长达652年之久。自洪武元年(1368年)至1998年顺义县撤县设区,顺义地区称县约为630年。而顺义城自开元四年(716年)至今,则有1290年的建城史了。而明清时期的旧城文化在今天的顺义依然光彩夺目——玉幢金马、宝塔凌风、龙泉烟寺、柳屏叠翠、松雨书声、曲水清涛、圣井三涌、金牛古洞等顺义八景皆是人们至顺义游玩的必经之地。

地道战遗址

顺义人民同样富于革命精神,1900年顺义人民自发组织起来,响应义和团反帝爱国运动,全县到处设坛口,组织拳场习武,设烘炉铸打刀矛,杀洋鬼子,捣毁教堂。1938年冀东抗日大暴动,顺义人民组织4支共2200余人的队伍参加,砸据点,夺枪支,成立了一、七区抗日区政权。而焦庄户人民同国内外敌人开展地道战斗争从1943年春开始的,当时只是挖了几个隐蔽洞,到1946年全村共挖23里长的地道,村内纵横交错并和邻村相连,形成了能打能防的战斗型紧密相连的地道网。巧妙的利用地道支援了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其遗址也已建设了纪念馆供大家缅怀英烈。

此外,顺义区现有35处在册不可移动文物,158项非遗资源项目,35项非遗保护项目。这些深厚的历史底蕴为顺义下一步发展文旅产业打下坚实基础。(通讯员 刘钊)

[责任编辑:李思思]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