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硬核生活方式,临海生存,靠海吃饭,识得天文气象,观得潮涨潮落;
有一群人,他们仿佛是行走的X光机,在不起眼的礁石下,在起伏不一的沙土中,搜寻着普通游客发挖掘不到的海味食材,并通过短视频的方式,将这原汁原味的渔村生活记录下来。
这便是2019年火遍抖音全网的——赶海生活与赶海渔民们。
什么是赶海?
百度词条的解释为:居住在海边的人们,根据潮涨潮落的规律,赶在潮落的时机,到海岸的滩涂和礁石上打捞或采集海产品的过程,称为赶海。
因受到时间、天气、地点等因素影响,不同区域的渔民有着不同的赶海时间和赶海区域。遇上大潮汛的时候,海水退的远又快,特别是贝类海鲜行动较为迟缓。当海水退下去的时候这些贝类海鲜就被搁置在沙滩或泥滩上了。
这些“宝贝”,就是渔民们出发赶海的小小收获,也是网友们观看这项活动的惊喜所在。
赶海,赶出愉悦感,赶出求知欲。
一般人在沙滩上就是捡捡贝壳,而赶海的内容丰富到让人怀疑自己是不是去了个“假海”?“挖蚬子”、“捡波罗”、“捉螃蟹”、“摸海参”、“刨蛎头”、“扒海菜”这些普通游客无法在沙滩上捕捉到的,赶海渔民们三下两下便收获一箩筐各式各样的海产品。通过三言两语的技能指点,再加之小工具的娴熟运用,一挖一个准,一掏一箩筐,惊喜夹杂着满足感,仿佛自己亲身参与其中,跟着赶海大军们收获满满!
赶海视频,像是把我们从小对大海的浪漫幻想,编织成了一个存在于手机屏幕里的美梦——
在赶海这场游戏里,我们终于有机会返璞归真,可以和渔民一起,在岸边走走停停,抓个小虾小蟹,开心的像个孩子。网友不敢相信,原来惊喜和愉悦感可以来的如此简单!
为什么看个赶海直播,能长这么多知识?不少网友表示在看赶海视频时,自己学习海洋生物的知识完全是一个自然过程。在抖音上有一位来自山东威海的赶海小伙儿——@渔村小马,他从下海前的工具准备,到海里寻找时遇到的每一个生物,全程用最简单直白的话语为大家进行介绍。这样声形并茂的科普视频,十分容易被大众所接受,自然而然地帮着大家长了知识。
赶海结合吃播,海味深入人心。
赶海与吃播是密不可分的。作为初次关注@渔村小马的粉丝,许多人都是奔着他在抖音上的“海鲜大餐”来的。
赶完海,不停歇地将海产品进行清洗处理,架起简易炉灶,就开始直播海鲜烹饪。没有ins风的厨具背景,没有复杂难记的菜谱;有的仅仅是在自家小院的台阶上,两只猫咪围绕在旁,(这两只可爱的田园猫也被称为“全网吃海鲜最多的猫咪”),用最朴实无华的辅料烹饪海鲜食材。在和谐的院落中,小马手剥生蚝,自烤皮皮虾,带领大家一同品尝着一道道令粉丝们垂涎欲滴的美食。
在他的直播中,有十分贴合生活的海鲜菜谱:海草馅儿的包子,加拿大北极虾馅儿的饺子;也有中西合璧的创新菜肴:牛排配螃蟹,中式海草布丁,豪华海鲜披萨搭配花蛤螺狮粉,贝类齐全手抓饼等等。偶尔自创几道“暗黑料理”图个开心,现吃现做的“土味吃播”就这样收获了无数好评与点赞,成为了小马每晚的必备栏目。
在这个过度包装和一切疯狂美颜的时代,纪实的赶海生活与土味海鲜吃播成了人们格外珍惜的真诚。
省钱小马,生态赶海。
小马在抖音上已经是拥有200多万粉丝的“赶海大咖”了,但是他依然很会过。除了美食吃播中自己抓捕的海货,他还会时不时出现在海鲜市场,教大家如何“捡漏”。例如:“50元在海边能买多少海鲜?”,“10元3斤的皮皮虾”,“5元一斤的梭子蟹”等等实力挑海货,网友亲切送外号:省钱小马。
赶海也讲究“分寸”。在小马的直播中,抓到小螃蟹、怀孕的母螃蟹统统放生,用自己的行动诠释可持续发展。赶海的行程中,遇到塑料瓶和垃圾,小马习惯的带走扔掉的动作,被网友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这个有点佛系的赶海小伙儿,有着责任心与使命感,热爱海洋的他离不开这片海,也不忘初心的为家乡、这片海岸线做着自己的贡献;借助新媒体传播优势,用一己之力默默影响着人们关注生态,保护海洋。
“云赶海”的生活方式,或成心灵的一剂良药。
正是有了像小马一样的赶海人,通过朴实无华的纪实方式,分享最原生态的渔村生活,缩短了钢筋水泥的城市与蕴藏惊喜的大海间的距离,也将生态保护和科普知识无私传递给更多人。
对于生活在城市中朝九晚五的年轻人来说,看着渔民们一步一个脚印的踩在沙滩上,一条又一条的抓捕小鱼,最终通过自身努力收获一箩筐海产品时,这种内心的共鸣油然而生。
也许他们不需要切身前往海边去体验赶海,但是渔村赶海生活带来的平静与质朴能使积压的情绪得到释放,内心得以舒缓。(通讯员 董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