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多久没和孩子听一堂课了?”
当我问到这个问题时,家长们已经七嘴八舌炸开了锅!
“家里的作业明明是我检查辅导的!”
“我每天多忙、多累老师你知道吗?”
先别着急,我接着问:
“作为父母,你多久没和孩子一起开家长会了?”
“你多久没有耐心倾听孩子的心声了?”
甚至……
“你有多久没和孩子一起好好吃顿饭了?”
在美国流传着一个这样的故事:一天一位爸爸下班已经很晚了,儿子这时跑到父亲身边,问“爸爸,您一个小时赚多少钱?”爸爸说:“二十美元。”儿子又问:“爸爸,您能给我十美元吗?”爸爸以为儿子又要买玩具,就生气了,被爸爸拒绝的儿子回到了房间。过了一会儿,爸爸发觉自己做得不对,不应该跟儿子生那么大的气,孩子不就是想买个玩具嘛,于是就走到儿子房间门口,敲了敲门,儿子开门,爸爸说:“对不起孩子,爸爸不应该跟你发这么大的火儿,这是十美元,拿去花吧。”儿子接过钱,转身回到房间,过了一小会,拿着一把零钱和刚刚爸爸给的十美元出来,说:“给您,这是二十美元,我能买您一个小时的时间来陪我玩吗?”
人生如此,教育亦然!
爸妈都在家,孩子却成了隐形的留守儿童?
“我的自卑皆来自于我的自负,嘴里振振有词,心里却满是怀疑”
孩子得不到照顾和关心,没有沟通,虽然是给予了他们物质上的东西,但是精神世界上却没有满足。城市中,有绝大部分的学生群体,是这样的隐形“留守儿童”!
我曾有个叫小辉的学生,便是如此。仗义疏财,人傻钱多是同学们对于小辉的评价,为人仗义表现在大家写作业、做阅读的同时,小辉经常义务帮助同学提升游戏段位。请客吃饭那也是家常便饭,小辉隔三差五便会宴请同学、朋友出入各种餐厅,时常以美食家自诩的他,哪里新开了一家饭馆是一定要带着同学们去光顾的!
网络游戏是消费时间的最好选择
小辉除了喜欢宴请同学、朋友以外,还有一个更大的爱好——网络游戏。为了了解他,我曾和小辉一同讨论过网游,发现他在游戏中也是一个“人缘极好”的孩子,他有很多的“兄弟姐妹”。他很喜欢给自己的“兄弟姐妹们”充值购买很多的游戏装备,而且我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每次小辉帮网友们买完装备之后都会和这些网友们聊很久,从学校里到家里的事情,言无不尽,可时间长了网友们对小辉的态度却是有些爱答不理,我问小辉:“你感觉不到他们的态度吗?”小辉的回答有些让我心痛:“我爸天天回家,但我能和他见面的时间却不多,利益是人类行动的一切动力,这句话是我从我爸那里听到最多的话,我只有满足了朋友的利益他们才能多陪陪我,不是吗?如果有一天我比我爸还富,我一定雇佣他天天在家……”
小辉的这段话让我陷入了对于教育的沉思,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家庭因素导致了小辉很多“报复性消费”以及对家庭现状的不满。
做惯了“董事”,却依旧不“懂事”
说到这位奇葩同学,就不得不提一下他的老爸,上市企业董事、应酬较多、性格火爆雷厉风行是我在小辉父亲身上看到的标签。历时一个月我终于约到了这位“父亲”,匆匆见面,匆匆交谈,匆匆离开……
小辉父亲很忙,见到我后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您就说我儿子犯了什么错误,我回头一定好好教育他,我的时间很紧张需要去……”我打断了他的话,只问了一句“您知道小辉上几年级了吗?”
小辉爸爸竟然沉默了,我想我应该找到了导致小辉做出以上行为的原因……
美国著名教育专家雷夫指出:同孩子一起学习、读书是最好的教育;在雷夫看来,一天中最美好的时光,便是同孩子们一起经历、一起成长!因此我向小辉的父亲提议,抽出几十分钟的时间来,陪小辉上一节课。最能体现孩子特点的地方我认为就是在课堂上,优点要夸奖并督促孩子保持住,不足要鼓励孩子逐渐去克服。找到了共同话题,沟通还难吗?
要走进孩子的内心或许无需做太多,一堂课,足矣!(通讯员 赵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