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河北省丰宁县妇联关注留守儿童在行动

2018-12-20    来源:中国网生活    

a1.jpg

12月16日,在河北省丰宁满族自治县朝阳民族学校餐厅内,师生一起包饺子、吃饺子。“我特别感动,因为我是留守儿童,平常在家里都是一个人。大家在一起包饺子这个活动,特别有一种久违的家的感觉。”杨天一说着说着眼圈红了。来自杨木栅子乡九公号村的杨天一是朝阳学校八年5班一名品学兼优的留守儿童,小天一只有到寒暑假才能和父母团聚一次。周末来临看到身边的小伙伴们被自己的父母接走吃饭逛街,小天一总有一种失落的感觉。这个周末能和同学们一起吃上一顿自己喜欢的饺子,小天一真的感觉特别开心,找到了在家的感觉。“爱在朝阳,伴爱成长”这是丰宁县妇联、朝阳民族学校携手共建“留守儿童”温暖之家活动带给学生的惊喜。

a2.jpg

正值塞北深冬,丰宁县妇联、朝阳民族学校携手共建“留守儿童”温暖之家活动仪式后,朝阳学校由师生、师傅和参与活动的人员为110多名“单亲留守儿童”包了一顿饺子,看着孩子们吃的那个香劲儿,这些“留守儿童”切实感受到了家庭的温暖。

朝阳民族学校董事长翟桂兰介绍:“该校创办于2003年8月,是一所经教育部门批准的集幼儿、学前、小学、初中为一体的寄宿制封闭式民办学校。现有教学班36个,教职工180余人,在校生1600多人。”建校十年来,该校始终以“服务留守儿童,营造儿童乐园”为办学宗旨 ,贯穿“以质量求生存,以改革促发展”的办学思路,对每位学生负责、对每个家庭负责、对社会负责的理念,学校曾多次获“中国民办教育百强校”“全国教育质量管理先进单位”“全国民办教育先进校”等殊荣。“全校‘留守儿童’达到600多名,占在校生总数的37%,而单亲‘留守儿童’占到‘留守儿童’总数的六分之一。”学校小学部校长王乃佳告诉笔者,“‘留守儿童’多,缺少家庭关爱,有的学生家长半年只来看一次学生,学生想家了怎么办?学校采取了很多办法来弥补家庭的欠缺。”班主任、宿管老师陪吃陪住;学生外出由老师陪同;班主任定期和家长沟通学生在校情况;想方设法调剂学生的伙食等。

a3.jpg

关注留守儿童丰宁妇联在行动,携手朝阳民族学校启动共建“留守儿童”温暖之家活动。丰宁妇联领导李松岩介绍,通过活动让孩子们感受家的温暖,树立信心,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为留守儿童撑起一片天。“下一步,我们将组织‘爱心妈妈’团与这里的留守儿童结成对子,定期来学校看望孩子,也可以利用孩子休息时间把孩子接走,让孩子们享受到家的温馨!”李松岩还没讲完话,孩子们已经自发涌上前来和她拥抱久久不愿松开,很多孩子泪流满面。

仪式结束,孩子们和老师、师傅、参加活动的阿姨一起包饺子。王清华三年前从沽源县来到朝阳民族学校就读初中,放假时在家里经常和父母一起包饺子,但是在学校和老师同学一起包饺子还是头一次,让她想起了在家和父母一起包饺子的情景。“以前在家和父母包饺子都是妈妈擀皮爸爸给我弄馅让我来包,我们三个分工合作。这么远,离开爸爸妈妈包饺子有点不适应,感觉爸妈在家各种关爱我,一回到宿舍就特别想念他们。”说着孩子情不自禁落泪了。

a4.jpg

一场包饺子、吃饺子的盛宴,让这些留守孩子们感受到来自“家”的浓浓深情。 朝阳民族学校小学部校长王乃佳说:“我们举行这次活动就是针对留守孩子长时间得不到父母的关爱,让孩子们体会到朝阳学校就是他们的家、每一个老师每一位领导就是他们的父母,让他们体会到父母的温暖和学校对他们的爱!”(吕德君 通讯员 刘海波 吴晓序 宋泽芬)

[责任编辑:郭海玉]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