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8日上午,廊坊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举办关于“2018年双创双服活动开展情况及成果”新闻发布会。
据了解,今年以来,市食药监局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廊坊市2018年开展“双创双服”活动的实施意见》要求,精心组织,周密安排,紧紧围绕人民群众饮食用药安全需要,在廊坊市深入组织实施食品药品安全工程,加强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着力整治突出问题,有效提升食品药品安全保障能力,扎实开展了一系列卓有成效工作,成功坚守重大食品药品安全“零”事故底线。
会上,市政府食安办主任、市食药监局局长宁鸣飞就该局“双创双服”活动开展情况及取得的成果进行通报。
精准服务企业,助推产业发展。河北省食药监局、北京市食药监局对霸州市食品产业园专题调研,在产业转移、协同监管、服务企业等方面建立了长效机制。目前,已有海底捞、便宜坊、六必居、稻香村等30家知名品牌大型企业进驻霸州市休闲食品产业园区,总投资达100多亿。与此同时,组织28家食用农产品和食品生产企业参加北京冬奥会食品安全“区域协作、基地保障、全程监控”动员部署大会,与北京市22家大型食品经营企业和餐饮单位签订《供京食用农产品“场地挂钩”合作协议》,推荐16家定点屠宰企业进入北京市场销售,为该市优质产品办理了“进京证”,促进了该市食品产业快速发展。
加强市场监管,防控风险隐患。针对重点隐患和关键环节,组织开展了“扫雷”“护网”“亮剑护蕾”“铁拳2018”,以及肉制品、酒产品、亚硝酸盐等重点产品专项整治行动,圆满完成“5.18”经洽会、廊坊赛区中超联赛、9.26农交会等一系列重大活动、重要节日食品安全保障工作。截至目前,该市共查处违法案件共查处案件1963件,罚没金额1335.74万元,责令停产停业15家,移送司法机关3起,有力打击了食品违法违规行为,有效净化了该市食品市场秩序。
主动担当作为,解决突出问题。针对前一时期的小餐桌问题,市食安办不推不靠、主动担当、迅速行动,组织消防、卫生等部门联合开展小餐桌综合治理行动,集中1个多月的时间,攻坚整治小餐桌安全,检查小餐桌13770家次,整改隐患15254处,关停594家,整改后新发小餐饮登记证728家。已起草《廊坊市学生校外托管机构管理办法》,待征求意见后提请市政府印发。
深化示范创建,提升整体水平。全面启动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活动,出台廊坊市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创建工作实施方案、任务分解方案、评价细则标准等,逐项分解任务、确定责任单位,实行“台账管理”。目前完成食品安全示范城市24个方面74项申报工作的文件资料和数据采集工作。实施“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十百千”食品超市(店)创建活动,培育了一批示范超市,打造了一批优质精品肉菜专柜。目前确定22家超市报名参加“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创建行动,499家超市申报“十百千”食品超市(店)创建活动。
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监管效能。进一步完善“食药智慧综合应用平台”,开发建设“三小”监管子系统,将食品小作坊小餐饮小摊点登记备案、经营范围、人员体检、食材购进等内容,全面纳入监管视野。截止目前该平台共录入“三小”企业18952家。针对酒类、肉制品、食用油等风险较高的产品,组织生产企业建设产品电子追溯系统。目前酒类、食用植物油电子追溯系统基本框架已建成,并在该市26家白酒生产企业、27家植物油生产企业试点运行。全面推进企业快检机构建设,督促74家牛羊肉屠宰加工企业建立快检室,严格实行牛羊肉进场、出场“两必检”,主城区8家大中型商超建立食品快检室,对风险较大的食用农产品实施快筛快检,严把产品质量关口。
加强宣传教育,构筑社会共治。鼓励该市39家食品生产企业引进HACCP、ISO22000等先进质量管理体系,引导15家食品生产企业投保食品安全责任保险,以业务会议、集中约谈、签订责任书等形式,培训食品从业人员5000人次,进一步强化了企业主体责任意识。同时在该市商场、超市、饭店、集贸市场等人员聚集场所显著位置张贴海报1.3万张,在公交站牌投放箱体广告20块,逐步形成了“报刊有文章、电视有影像、网络有专题、手机有信息、户外有广告”的立体宣传格局。(周云峰 通讯员 刘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