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做好省考核、廊坊市核查反馈问题整改工作,三河市坚持三级书记一起抓,做到主管领导、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工作要求和整改时限“五个明确”,聚焦重点难点,多点发力,集中全力促整改。
围绕精准识别、精准退出发力。针对识别退出不精准问题,严格对照国家考核标准,做到符合条件的应纳尽纳、一户不漏,达到标准的应退尽退、一户不留。建立低保户、特困户、危房户、重病户、残疾人等贫困边缘群体台账,全面摸清底数,进行一次大走访,对照“两不愁三保障”识别标准,将符合条件的全部及时纳入,确保无“漏评”。严格执行脱贫退出标准程序,达不到退出标准的一户不退,对脱贫退出户坚持脱贫不脱政策、脱贫不脱支持、脱贫不脱帮扶,切实增强贫困退出的持续性、稳定性,确保无“错退”。针对信息数据逻辑错误等问题数据立即整改,确保贫困户实际情况与数据信息一致。对存在错评、错退、漏评风险的,全部摸清底数。对存在的数据问题,待国家开放国扶系统后一次性整改到位,确保数据准确全面。
围绕帮扶工作发力。针对帮扶工作不扎实、存在慰问式帮扶、针对性措施不足、群众获得感不够强等问题,抓紧整改到位。继续开展遍访建档立卡贫困户活动。市镇村三级书记深入包联的镇、村、户,宣讲扶贫政策,完善帮扶计划,规范档案资料,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切实将帮扶工作做深做细做扎实。其中,市委书记遍访扶贫工作任务重的村街,镇党委书记、村支部书记要遍访本镇、本村所有贫困户。进一步落实各项帮扶措施。深入推进脱贫攻坚“六+专项行动”,提升政策落实精准度和帮扶成效。特别是对无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落实相应的保障措施,进一步提升收入水平。完善利益分配协议。贫困群众参与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的,对合作协议在协议格式、责权关系、利益分配等方面进行规范,切实让贫困群众清楚自己的权益、明白自己的收益。
围绕产业就业帮扶发力。针对考核发现的产业扶贫带动力不够强、产业扶贫形式单一等问题,着力提高产业扶贫质量水平。扩大覆盖面。引导有实力的企业帮助发展扶贫产业,吸纳贫困户就业,精准搞好对接,让更多贫困户参与其中。提高收益率。规范产业帮扶收益联结机制,大力发展股份合作制经济组织直接带贫模式,把贫困户深度嵌入扶贫产业链条,让每个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都能从中受益。提升就业率。通过创设公益性岗位、开展劳务协作等方式,为贫困群众提供就业机会,促进贫困户稳定就业、有稳定收入。激发内生动力。针对简单发钱发物等问题,坚持“扶智”与“扶志”相结合,注重激发贫困群众内生动力,教育引导贫困群众克服消极的情绪和“等、靠、要”的惰性心理,靠自己的辛勤劳动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实现持续增收和稳定脱贫。
围绕政策落实发力。针对政策落实不到位问题,为确保贫困人口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抓重点、补短板、强弱项,切实将政策落实到位。一是教育帮扶。充分利用建档立卡信息系统,实时监测适龄贫困学生就学情况,确保“两免一补”“三免一助”政策惠及每个贫困学生家庭。二是健康帮扶。全面落实市域内先诊疗后付费、“一站式”结算、专项救治等健康扶贫政策。针对签约医生服务不到位、慢性病保障难等问题,实施贫困户签约医生和帮扶责任人遍访活动,进一步开展政策宣讲,提供个性化服务,及时发现政策落实死角盲区,及时查漏补缺。三是危房改造。抓紧排查整改危房改造在补贴落实、档案规范、佐证材料及只关注建设进度、忽视水电暖配套设施建设等方面的问题。四是社保兜底。坚持低保台账与建档立卡信息及时共享,确保农村低保制度和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将符合条件的老弱病残、鳏寡孤独等特困群体和因病因灾返贫人员全部纳入低保范围,确保不发生漏保、错保问题。
围绕资金使用发力。针对考核发现的资金拨付和使用效率方面问题,举一反三,全力整改。加大资金投入。加大财政扶贫专项资金投入力度,确保廊坊市配套资金不少于省、廊两级财政投入,不出现低于国家考核要求标准的问题。规范资金拨付。当年扶贫资金报账率达到95%以上,2017度扶贫资金结余结转率在2%以内,其他年度扶贫资金全部清零,坚决防止资金以拨代支、闲置浪费问题发生。严格资金使用。对2017、2018年项目资金管理情况进行“回头看”,及时补充完善相关程序,确保该公开的公开,该公示的公示,切实提高扶贫项目资金使用透明度。抓好项目建设。严格按照项目库建设相关规定,重点检查项目库建设工作流程,对环节不到位的抓紧补充,对程序不规范的抓紧完善,确保扶贫项目库程序科学、管理到位。
围绕精准防贫发力。进一步完善脱贫防贫机制,确保存在返贫风险和致贫风险的重点群体不滑入贫困行列。各镇、市直相关部门对照责任分工,结合各镇各部门实际完善相应政策措施,制定实施方案,严防脱贫群众返贫、非贫群众致贫,相关方案要及时报送市扶贫办存档;对非贫困低收入户,精准防贫投入由市政府统筹管理,以财政资金为主,撬动金融资本和资金投入,不得使用各级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其中非建档立卡低保户、特困户所需资金由民政部门牵头统筹,对非持续稳定脱贫户,精准防贫投入以财政扶贫资金为主。特别是省考核反馈的该市精准防贫投入资金问题,要切实加大投入力度,根据三河精准防贫工作需要做好资金规划和管理使用工作,提高精准防贫工作实效。(刘振山 通讯员 陈丽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