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巴中市巴州区三江镇小学蔡大明扶贫工作先进事迹

2019-11-28    来源:中国网生活    

脱贫攻坚工作是一项解决民生实际问题的一项功在当前,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是联系群众最直接最根本的途径。开展扶贫工作,实现贫困地区或贫困户脱贫奔小康,离不开党中央的关心与支持,更离不开地方自身凝心聚力,不懈奋斗。三江小学蔡大明既是学校党员干部挂包脱贫攻坚工作的领头人,又是贫困户脱贫致富的挂包者,四年来,脱贫攻坚成绩突出,成效显著。

一、思想引领,解开帮扶教师“心结”

自2016年三江镇开展脱贫攻坚工作以来,该校教职工挂包了四个村近80户贫困户脱贫工作,不少教师抵触情绪大,因为没干过农村基层工作,交通不便,对农业技术缺乏了解,更重要的是自己的本职工作教育教学任务重,蔡大明老师经常利用学校每周例会时间从多角度出发进行引导,逐渐解开每位帮扶教师“心结”。

1.不能忘记党和国家的培养。学校帮扶教师大都是本科、专科以上学历,有今天,全靠党的政策英明,全靠国家扶持,没有理由不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

2.不能忘记教育的本质。教师,授业传道解惑,虽是对学生而言,但对学生家长,特别是贫困学生家长不能例外。

3.百姓就是我们的衣食父母。没有群众创造就没有我们今天的美好生活。我们收入虽然不是很高,但比起贫困户好得多。更重要的是通过与群众接触,更进一步加深群众感情,对我们的教育教学工作也会起到促进作用。

二、孕育情感,对贫困户实行“志、智”双扶

1.用心、诚心走访贫困户

(1)带着细心去走访,做到有的放矢。走访前,他认真了解全村的基本情况以及走访群众类型(五保、低保、扶贫户、劳动力、子女读书情况等),群众对政策的知晓了解情况。

(2)带着诚心去走访,做到将心比心。走访中,到群众家中看一看、听一听,采用拉家常方式,以请教的语气,重点了解贫困户家庭生产、生活存在的问题,对贫困户要实话实说。

(3)带着好心态去走访,让贫困户信赖。在走访贫困户时,把贫困户当作自己的亲人、朋友,以诚相待。

(4)带着初心去走访,注重工作作风。处理贫困户问题时,解读相关政策,有耐心,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一遍不行讲两遍、三遍。一次不在家,就走两次、三次,来调处解决问题。

2.勤思、善谋添帮扶措施

(1)持之以恒开展帮扶。根据实际,制定长期计划,给予贫困户长期、持续跟踪的帮扶。

(2)结合贫困户致贫原因开展帮扶。

(3)加强与村、镇、区沟通联系,为贫困户创造合适的就业机会、致富途径,使其增强造血功能。

(4)控辍保学工作落到实处。积极组织教师下村到户排查,不让一个孩子因任何原因辍学。对家庭困难学生除了国家资助外,学校每年挤出有限资金帮扶学生,个人掏腰包解囊相助。对不能到校学习的残疾少年儿童实行上门教学。

3.志智帮扶达到最终帮扶

(1)扶起贫困户脱贫志气。因病致贫的贫困户大都萎靡不正,“等、靠、要”的思想严重,缺乏斗志,就要激发贫困户自我发展的内生动力。

(2)发展贫困户的脱贫智力。增强贫困户“自我造血”能力。俗话说,有粮千斗,不如一技在手。授人有鱼不如授人有渔。实现培训1人改变1家,脱贫1户的目标。成教管理人员定期组织贫困户对种养殖技术培训,并建立基地。

(3)发挥学校科技扶贫小组作用。学校成立科技扶贫小组,每村分派一名科技服务人员,宣传农业技术,遇到技术难题咨询专家,积极为群众排忧解难。

三、倾心尽力,收获扶贫成果

学校教职工挂包的近80户贫困户,分别在2016、2017、2018三个年度顺利脱贫。老师蔡大明挂包的两户贫困户,如今年人均纯收入均超过1万元,其中贫困户戚世操一家住进新居、瓜果满园,丹桂飘香,也为大儿子、儿媳谋上职业;贫困户戚太明一家在宁波务工,家庭其乐融融。受到当地党委政府、村社干部以及老百姓夸口称赞。(通讯员  苟聪)

[责任编辑:石英豪]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