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丽的蝴蝶标本栩栩如生、骨质达到90%以上的恐龙化石完美呈现、还可以找到内蒙古最全的矿产资源信息……”在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里,前来参观的游客王芳赞叹道。她说,在这里能全完感受到大自然的壮阔和神秘,每个展厅都很有特色,这里囊括了有关内蒙古自然界中几乎所有的物种,能够让孩子们寻找到它们的前世今生。
当人们称赞自然博物馆里的展品的时候,殊不知有一群人为此付出了很多艰辛和努力,如今安安静静地放置在博物馆里的展品,曾经也经历了不为人知的波折。
说起自然博物馆的藏品,内蒙古自然博物馆馆长王军有如数家珍。“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只要在馆里一天,就要把馆里的事当成自己的事来干。”博物馆所到之处都留下了王军有的脚印,购买、砍价、验货,为了保证博物馆地面使用的石材货真价实,王军有六次去福建水头实地验货。自然博物馆里的每一件事情,他都要亲力亲为。博物馆的大厅里放置了一条长度为28米的巨型恐龙骨架,为了更好地展示它的风姿,又要保障参观者的安全,王军有从恐龙入馆那天开始,就天天到现场与施工人员对接方案,研究如何科学摆放。说起馆里的设施设备,展览馆藏,王军有比自己家里还熟悉。
“博物馆是工作的地方,也是我们的家。”副馆长郭斌半开玩笑地说。回想起建馆时的艰难,郭斌告诉笔者,2016年来到馆里工作时,整个楼体还没有建成,每天早晨七点多来到馆里一直忙碌到深夜,最后索性为了工作方便,自己在博物馆附近租了一套房子。由于郭斌是从巴彦淖尔市借调过来工作的,家人都在巴彦淖尔。“那时馆里忙起来,一个月只能回一趟家”。
走进博物馆的地库,里面寒冷无比,待一会就感觉浑身发抖。可是这样一个地库却让刚来馆里工作的郭斌记忆犹新。“摸着黑收拾地库、用手电照着丈量地库的尺寸对其进行规划,这一幕幕的情形仿佛就在昨日。”郭斌说,博物馆所征集的标本不仅种类繁多,而且形状各异,大小也不一样,有的重达百斤千斤,有的稍有不慎就会损坏。
记得有一次,馆里运来了3000多件标本,需要及时入到地库,可是当时馆里唯一能存放标本的地库还没有清场,由于没有封顶,冬天积攒的积雪全部在地库里变成了泥水,地库既没有墙也没有门,更没有电,场地里到处是砖头土堆,无法下脚。“就这么艰难的条件,我们全馆合力,用铁锹铲开了一条路,用地牛推车将一件件标本运输到地库,经过十几个小时的‘奋战’,全馆十几个工作人员将标本全部完好无损地入到地库。”郭斌回忆道。
“过去的砖头瓦块已经不见了,现在的博物馆,每个厅都独具特色。走进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展厅里,看到这里的展品是当初自己用手一件一件搬运进来的,听到游客对它们的夸奖和喜欢,我心里很高兴,觉得自己的工作没有白干。”2017年来到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工作的90后小伙郜捷告诉笔者,初来乍到,什么也不懂,在这里磨练了两年让他成长了不少。“2017年的冬天,大家已经全部下班,我突然接到一个电话,有一车标本马上要到博物馆,当时来不及联系其他同事,就赶忙把自己的媳妇叫到单位,帮忙做记录,我和馆里的工作人员卸标本,一直干到晚上十二点多。”郜捷笑着说。
“像郜捷一样的年轻人博物馆里还有许多,他们遇到粗活累活,都是冲在最前面。”负责讲解员管理工作的陆睿琦是91年的年轻骨干,虽然年纪小,但是工作起来很有冲劲儿。说起博物馆的事,陆睿琦打开了话匣子。博物馆讲解员是展示博物馆风采的一道风景,可是由于讲解员的流动性大,从最初的几个人到现在的19个人,陆睿琦在队伍建设过程中下了很大功夫。她说:“自然博物馆所覆盖的讲解内容远比人文馆的内容所涉及面要广,培训起来相对难度要大。讲解培训时需要入场培训,加上建馆时,馆内场地正在施工,当时工作环境相当艰苦。”
面对工作中的艰难,陆睿琦带着的十几个女孩子,没有退缩,反而迎难而上,建立了以陆睿琦为群主的微信群“散落在博物馆各处的小仙女”群,在这个线上的大家庭里,大家交流工作,分享生活,相互鼓励,和谐相处。陆睿琦以公平、公正、上进的工作态度影响着这些“小仙女”,让内蒙古自然博物馆的讲解员以高水准、高素质的形象展现在市民的面前。
据了解,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展陈内容涵盖了农、林、牧、水、动植物、古生物、地质矿产等13个领域,集中展示了万余件珍贵标本。共设置五大主题展厅,东区一至四层分别是以自然景观为主题的“壮美内蒙古”,以生物演化为主题的“远古内蒙古”,以矿产资源为主题的“富饶内蒙古”,以绿色发展为主题的“绿色内蒙古”,西区四至六层是“恐龙的故乡”主题展。自2018年11月开馆至今,内蒙古自然博物馆已经成为呼和浩特市民、国内外游客游览、研学的热点IP,内蒙古自然博物馆自开馆以来,接待参观人数近35万人,日最高接待量突破1万人次。(通讯员 王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