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骄阳似火。田地间,一串串鲜艳的红辣椒更为这火热的天气增添了几分热度。采椒农们穿行在一块块辣椒地里,采下一颗颗小而红的“朝天椒”,让人垂涎欲滴。“天不亮我们就打着电筒开始摘辣椒,8角钱一斤,一天最多能采80到90斤,有六七十块钱的工资。”印江自治县天堂镇百户村辣椒基地里,63岁的采椒农陈洛芬脸上挂满笑意,这个工作好,来摘辣椒还包午饭,包接包送。
从凉风村赶来的任德齐和冉启平夫妇,早上五点过就从家里出发,走近40分钟的路程到达基地。“这个工作安逸,自己不用栽种、管理,成熟后直接来采摘,拿工资。我们两个年纪大了,身子骨不如年轻人,采一上午有100多斤。”冉启平今年68岁,丈夫70岁且患有脑血栓,家里只种小部分农田,闲暇时就到附近找活干。
今年,百户村村主任罗福刚在该村发展了250亩辣椒,带动村民种植50亩,全村共有300亩辣椒基地。在种植大户的带领下,该村辣椒“辣”出百姓幸福生活。“椒农们都说自己种辣椒背到市场去卖1块钱一斤,来摘辣椒8角钱一斤,前期管护还有务工工资。”
椒农们不顾太阳火辣,忙于采摘辣椒
该县天堂镇百户村罗福刚说,前些年一直在外务工,2016年决定回乡发展,看到村里土地大都撂荒,心里不是滋味。“老百姓还是得靠土地吃饭。”他先后种植黄桃、红脆李,可因为都是长效产业,见效慢。“辣椒是短平快产业,4月25日开始种,短短三个多月时间就迎来采摘期,预计产量30余万斤,产值90余万元。”看着眼前热情的采摘情景,罗福刚高兴地说。
在该县刀坝镇田坝村、毛坝村、青狮村三村交界处的500亩辣椒基地里,椒农们也沉浸在热情似火的采摘中。通过建立田坝村综合开发专业合作社,采用“龙头企业+村集体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经营模式,当地以集中流转土地、解决群众就业、参与年度分红等方式增加群众收入。
“前期管护是70元/天,现在采摘期是8角钱一斤辣椒,采的多收入多。”印江自治县刀坝镇田坝村主任张金奎说,目前该基地已辐射带动周边三个村100多人就业,其中贫困户10余人。
基地里,田坝村村民赵慧芬正忙于采摘。她带着遮阳帽,蹲在地里不停地在辣椒树上忙个不停,不一会儿手心里就握满了一颗颗鲜红的小辣椒。
“家里还种水稻、包谷、红薯等农作物,这几天家里没有活就到基地来上班,一天最多可以采100多斤。”赵慧芬早些年在外务工,由于家里孩子上学无人照看才回来。如今孩子长大了,她也50多岁了,就在家门口找些活干。
8月18日,印江自治县板溪镇恰逢赶场天,街上来来往往的人群让这座小镇呈现着与往日不同的活力。笔者仔细观察,发现一群群背着背篓的农户都急急忙忙向同一个方向赶去。“今天镇上开始收购辣椒了,我清早5点钟就起来去土里摘,加上昨天采摘的一起背来卖。”任明翠不顾脸上、脖子上的一颗颗汗珠,顶着烈日气喘吁吁走进板溪镇农经站。
“丁雪兰57斤、杨胜勇43.5斤……”农经站内,早已开始忙碌的辣椒收购工作。收购点负责人任光翠不停在笔记本上记录下每人的名字、斤数、村名组别等信息,建立明确的清单台账。
从印江自治县各乡镇收购来的辣椒最终将运往印江劲强生态农业有限公司、贵州万盛源农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和贵州绿产产销公司。今年,印江自治县与三家公司签订订单辣椒收购协议,由三家公司按370元/亩(2200株/亩)的成本价向椒农赊销种苗,全县发展3万余亩订单辣椒。
8月20日,一辆辆载满辣椒的货车驶进劲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厂房内,从全县各收购点运来的辣椒已堆积如“椒”海。放眼望去,厂房内一片红艳艳。
劲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厂房内的辣椒一片红艳艳
“现在辣椒进入采摘期,自16号开始收购以来,每天都有辣椒运到工厂进行加工,目前已收购36万斤左右。”劲强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李劲强说,收购来的红椒用于干椒加工,青椒做成泡椒,增加辣椒附加值和椒农收入。
据了解,今年印江自治县3万余亩辣椒产量可达3万余吨,可实现产值1.7亿元,椒农们喜获丰收。(通讯员 任春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