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用上卫生厕所,厕污全部流入地下双翁或三格式化粪池发酵,蛆蝇异味再也没有了”“大街小巷全部硬化、绿化,生活垃圾日产日清,还有设施完善的文化广场成为村民休闲娱乐的好去处”“社区设立便民服务室、就业培训服务基地,还有爱心发屋、爱心洗衣点等功能室,村民尽享‘15分钟便民服务圈’……”走进青岛胶东街道办事处社区村庄,人居环境整治成效映入眼帘,惠及百姓生活日常。按照中央、省、青岛市和胶州市人居环境整治部署要求,胶东街道狠抓落实,久久为功,突出打赢“基础战”、做好“提升篇”、培育“升级版”三个关键步骤,推动辖区农村人居环境日新月异、稳步提升。
打赢“基础战” 建设洁净乡村
打好垃圾治理攻坚战。按照办事处、村庄、社会全面参与整治原则,累计投入资金4000余万元,彻底清除辖区垃圾湾、垃圾坑、三大堆等。用好“村集—处运—市处理”模式,聘请物业公司5家,配备保洁员330名,设置垃圾桶3000余个,配备小型垃圾清运车13辆、保洁机动车辆74辆,实现“一日两清扫,全天候保洁,垃圾日产日清”。
打好改厕攻坚战。积极响应“厕所革命”号召,全面启动辖区卫生厕所改造工程,有效破解群众固守不配合、土层坚硬难施工、胡同狭窄难进场、地表水过高难下桶等施工难题,利用半年时间,全面完成47个村庄改厕工作,完成改厕14110户。
打好污水治理攻坚战。分步推进“片区整治、专业处理”。按照胶州市“1+10+9+X”污水处理模式,累计投入资金31个村庄铺设污水管网20.75万米,污水管网铺设村庄覆盖率60%。现有镇级污水处理厂1处,污水日处理能力2万吨,新建韩家村污水处理厂1处,日处理能力2万吨。创新开展“上门收集、集中处理”。建成日处理能力240吨的胶东厕污集中处理系统,承担42个村庄农村厕污粪液处理,通过厌氧发酵+生物氧化处理装置,污水处理后可达到农业灌溉用水标准。创新开发“胶东厕污智能管理系统”手机APP和电脑客户端,实现卫生厕所粪液抽取和设施维修“一键式上报受理”。2018年,系统共处理厕污3万余吨,惠及群众1万余家。
做好“提升篇” 建设美丽示范乡村
推进村容村貌提升。以美丽乡村标准化建设为抓手,围绕沿河沿路统筹布局,确立了“先行打造大沽河、站前大道、胶平路三条美丽乡村示范带”工作思路。2017年以来,累计投入资金5600余万元,开展硬化、绿化、墙体美化等工程项目92个。大店等5个村庄评为省级旅游示范村,东小屯、大半窑2个村庄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大麻湾二村、和平庄等5个村庄先后获评青岛市级美丽乡村示范村,全处市级达标村创建率达88%,初步构建了“点上有特点、线上成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建设格局。
推进生态文明提升。投入资金400余万元,购置分类垃圾桶1.2万个、环保垃圾袋720万个,建设大件垃圾、有害垃圾暂存点和生活垃圾分类集中收集点10处、分类垃圾亭35处,组建处村垃圾分类指导员520余人,发放宣传资料8万余份。有效克服无垃圾分类配套设施、无垃圾分类实施指导员、村民无垃圾分类习惯三大难题,成功在9个美丽乡村示范村和11个大沽河沿岸村庄推开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并形成了成熟的“11X22”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模式。
培育“升级版” 建设功能完善乡村
以“缩小城乡差距,推进城乡统筹发展”为目标,统筹辖区优势资源,精心选取基础建设强、美丽乡村建设好的村庄作为社区中心村,进一步完善公共文化服务设施,抓好三个结合,打造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升级版”。
与社会治理相结合。把加强基层治理作为巩固人居环境整治成果的重要支撑,按照胶州市“一核统领、六维共振”农村区域化党建共同体建设要求,成立8个农村社区党委。社区党委成员全部入驻选定中心村,深入推进“四翼八制”乡村治理体系建设,切实发挥在推进人居环境整治、实施乡村振兴等方面的引领作用。
与公共服务相结合。大力完善中心村公共文化服务配套设施建设,通过配置便民综合服务室、就业培训服务基地、健康服务站、幼儿园、爱心发屋等,促使村民在共建共享发展中有更多获得感。同时,以中心村为辐射带动,
开展以“就业援助、特困救助、求学资助、爱心帮助”等为主要内容的“精准四助·情暖万家”行动,进一步强化到村到户到人的精准为民服务,努力实现劳有所得、贫有所扶、学有所教、弱有所助的目标,不断促进农村全面发展、农民共同富裕。与文明实践相结合。紧紧围绕胶州市文明实践中心试点工作,发挥中心村文化阵地建设好、辐射带动作用强等优势,大力推进文明实践所、站的打造,全处首批1处实践所、5处实践站建成启用。在此基础上,以“善美胶东”建设为载体,持续深化“身边人讲身边事”活动,常态化开展“最美媳妇”“最美婆婆”等评选表彰,深入挖掘梳理家风村风等典型故事,全力营造“美丽乡村、全民参与”的浓厚氛围。(通讯员 高利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