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发布的《中国养老金精算报告2019~2050》指出,按目前的企业缴费率计算,全国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基金将在2028年出现当期赤字,并于2035年耗尽累计结余。这意味着,80后、90后甚至00后,如果不提前规划,很可能面临养老金短缺的窘境。
当看到这个数据,你是否已经开始思考:等到自己退休的那一天,养老金还够不够用?如果不能完全依靠国家基本养老金,我们又该如何为未来的老年生活做好准备?
事实上,养老从来不是一个人的问题,而是整个社会都需要关注的大事。为了破解“未富先老”的困境,国家近年来密集出台政策,推动养老保障体系改革。“银龄行动”正是这一改革的关键抓手,以三大方针全方位布局,让每个人的晚年都能拥有更安心的保障。
养老金“三大支柱”,远远不够?
在我国,养老金体系主要由三大支柱构成:
第一支柱:基本养老保险——由国家提供,覆盖大部分劳动者,是退休后的基础保障。
第二支柱:企业年金、职业年金——由单位和个人共同缴费,但目前只有部分企业和事业单位提供,覆盖率较低。
第三支柱:个人养老金——由个人自主投资,政府给予税收优惠,目的是让个人通过多种金融工具进行养老储备。
现实情况是,第一支柱“一家独大”,第二、第三支柱发展严重滞后。而且,即便是第一支柱,目前的养老金替代率仅为45%左右,也就是说,退休后的养老金收入可能还不到你现在工资的一半。如果不提前做好养老储备,未来的生活质量可能远不如现在。
银龄行动,让养老不再是难题
面对养老压力,单靠个人努力难以彻底解决问题。银龄行动作为国家级养老改革的先锋力量,从养老人才、康养体系、银发经济三大方面入手,构建更稳健、更具可持续性的养老保障体系,让每个人的晚年都充满确定性。
01. 打造专业养老服务队伍,确保“老有所护”
未来养老最担心的,不是没钱,而是没人管。数据显示,我国养老护理员缺口高达千万,真正有经验、能提供高质量照护的专业人员更是少之又少。
银龄行动在全国范围内推动养老人才培养,打造专业化的养老护理队伍,让每一位老年人都能获得细致入微的照护服务。无论是居家养老、社区养老,还是机构养老,都能得到专业护理,解决“谁来照顾”的现实难题。
02. 建设全方位康养体系,确保“老有所居”
养老,不只是“有地方住”这么简单,而是要住得舒适、安全、有保障。银龄行动正在全国布局康养中心、森林康养基地、老年公寓、社区养老站点,打造不同层次的养老环境,让每个人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养老方式。
在这里,不仅有无障碍适老化设计,还有丰富的文化活动、健康管理、医疗支持,让老年生活更加丰富多彩。无论是独居老人,还是想与朋友“抱团养老”,都能在银龄行动的生态体系中找到合适的居住方案。
03. 发展银发经济,让“老有所为”
“养老”不等于“退场”,很多老年人仍然希望发挥余热、继续创造价值。银龄行动正在推动老年再就业、社区经济、智慧养老产业等项目,让银发群体拥有更多选择。
比如,打造老年人手工艺平台,让老年人通过兴趣爱好创造收入;推出适合老年人的短期就业计划,让经验丰富的长者成为顾问、导师、社区讲师;搭建老年旅游、老年教育等平台,让老年生活更加充实。
养老焦虑,不如提前布局
2035年之后,你想过怎样的生活?
如果不提前规划,养老金短缺可能成为现实,未来的养老质量可能大幅下降。但如果现在就行动,选择更稳健的养老模式,就能在未来拥有更多保障和自由。
银龄行动,正在用国家级的布局,解决每个人的养老难题。未来的养老,不仅仅是“能不能活下去”,更是“能不能活得好”。现在就加入银龄行动,让你的晚年生活更从容、更安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