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峰论坛

可穿戴+ 点亮“智生活” 过好三道关

2018-09-06    来源:人民日报    

  一名参展商在首届数字中国建设成果展览会上展示柔性显示智能可穿戴手机。新华社记者 魏培全摄

  抬一抬眼镜,就能在镜片上看到导航信息;挥一挥手腕,就能用手表给商品买单;只需戴上手环,就能收获一份详尽的睡眠运动情况报告和健康建议……可穿戴设备好比肢体的延伸、头脑的升级,既把我们从掏手机、找应用、给指令的琐碎动作中解放出来,又用可量化、可视化的方式重构了我们对自己的认识方式。

  根据权威数据机构IDC(国际数据公司)预测,2016年到2020年可穿戴市场将呈现明显增长,到2021年全球可穿戴设备的出货量将达到2.523亿台,可穿戴设备市场潜力巨大。

  现实中,可穿戴设备厂商林立各据山头、功能冗余场景单一、信息保障有待提升等问题,仍困扰着消费者,也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产业的发展。可穿戴行业如何突破瓶颈、提升自我,让用户能够穿戴一新、体验一新?我们拭目以待。

  ——编 者

  可穿戴设备+运动健康

  贴身“管家”全天服务

  “嗡——嗡——”北京的“上班族”赵鹏丽放下手头工作,看了一下手腕上的智能手环,屏幕上坐着的小人图标开始起身走动。“这是提醒我已经坐了1个小时,应该活动一下了。”赵鹏丽说,使用智能手环4年来,自己更加重视健康问题了。“卡路里、心率、睡眠质量,这些数据既能帮助我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又可以督促自己健康作息、多做运动。”赵鹏丽说。

  以手环为代表的智能可穿戴设备早已走入大众生活,通过设备上的传感部件获取身体机能信号,实现持续监控的功能。这让可穿戴设备有望在运动健康领域赢得广阔的市场。

  智能背心实时监控体脂指标,智能腰带提醒用户节制进食,智能T恤监测肌肉群的训练情况……作为人们运动健身的好帮手,智能设备今后有望提供更多选择。比如,耐克正在研究使用纳米科技将传感器嵌入服装,人们未来可以利用3D打印技术制作自己的智能T恤,疲劳、缺水、情绪紧张等问题将清晰地呈现在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数据中。

  前不久,一名76岁的香港居民收到某智能手表的心率异常提醒之后,去医院检查得知自己的冠状动脉几乎完全堵塞,他立刻通过手术控制了病情。这是智能穿戴设备辅助医疗服务的一个例子。据了解,目前国际上医疗穿戴设备主要有电动肌肉假肢设备、眼球追踪设备、智能穿戴水溶胶等产品,我国很多医院也开始通过可穿戴设备进行心肺功能的远程监护。

  7月,一家智能检测初创企业获近2500万元融资引发关注。“可穿戴设备发展时间尚短,一些设备缺乏切实的临床医疗诊断价值。我们应该警惕利用概念进行资本运作。”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自动化科学与电气工程学院裴忠才教授说。

  近年来,随着《关于促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的指导意见》《关于促进“互联网+医疗健康”发展的意见》等文件陆续发布,国家开始对智能可穿戴设备运用于健康领域予以政策引导。业内人士指出,如何打通产品、数据、医疗服务等环节,整合应用健康数据,是未来行业发展的关键。(本报记者 宋 宇)

  标准关

  行业标准需统一

  数据孤岛待联通

  “感觉连地摊货都不如”“这么潦草的设计也是头一回见”……在淘宝上搜索“智能手环”,各类款型五花八门,一款标价19元的“智能手环”页面上,不少网友留下差评。

  “都是记步数,为什么各家给出的数据各不相同?”使用了多款产品之后,很多手环使用者都产生了疑惑。研究机构指出,能量消耗计算涉及多个变量,而可穿戴设备采集的数据有限,导致误差较大。

  智能穿戴如火如荼,也带来行业内部鱼龙混杂,标准混乱。部分产品达不到宣称的技术水平,导致用户对产品安全性和数据可靠性的不信任。早在2015年,《可穿戴产品分类与标识》《可穿戴产品数据规范》《可穿戴产品应用服务框架要求》等3项标准文件已启动制定,相关行业标准亟待统一,对医疗、养老等细分市场的指向更需细化。另外,各可穿戴产品独立封闭,形成数据孤岛,联结硬件、平台、服务、云计算等环节的全产业链也迟迟不能打通。智能穿戴设备深入应用到各行各业,尚需时日。(本报记者 宋 宇)

  可穿戴设备行业是一个新兴行业,处在发展初期。目前,生产厂商众多,产品形态各异,品质参差不齐。相对于市场井喷,行业标准却严重缺乏,各方应在行业标准化、规范化方面做出更多努力。

  首先,要更加明确定义可穿戴产品,统筹考虑其面临的问题。可穿戴设备的形态特点主要是直接与人体产生接触,功能则具有跨界属性,在明确应用规范时要照顾所涉及的诸多领域。

  其次,形成产业联盟、开展产学研合作,是制定有效标准的实现路径。为适应新兴行业现状,应鼓励产业联盟、第三方机构参与标准制定和细化。

  最后,加大研发创新投入,走出同质化泥沼。可穿戴产品技术门槛较低,同质化现象严重。缺乏产品特色的厂商们,往往依靠压缩利润、打价格战来博得消费者眼球。但长此以往,如同饮鸩止渴。对设备商而言,加强研发创新、突破技术壁垒才是壮大企业的突破口。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匡文波

  可穿戴设备+社交生活

  眼镜“认人”只需2秒

  迎面走来的人正对你打招呼,可你绞尽脑汁也想不起来他是谁。在工作生活中,难免有这样的尴尬瞬间。今年年初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办的国际消费类电子产品展览会(CES)上,一家中国科技公司推出的智能眼镜成功化解了这一社交难题。据了解,这款眼镜可以在2秒钟时间内扫描用户的本地图片和社交网络,寻找和眼前人匹配的信息,并及时在眼镜镜片上显示出对方的名字。

  除了可以认人,这款眼镜还有许多有趣的功能。如果看到路人背着一款好看的背包,只要让目光多停留几秒,背包的品牌、型号、价格以及用户评价等信息将一一呈现在眼前。今年6月,该科技公司宣布量产这款眼镜,感兴趣的消费者在今年底就能买到。

  秦始皇陵兵马俑是赴西安旅游必去的景点,但出于文物保护目的,兵马俑“只可远观”,难免让游客觉得不过瘾。去年5月,秦始皇陵兵马俑数字博物馆正式上线,用户只要戴上VR头盔,就能身临其境地参观兵马俑,每一个衣褶、每一根发丝都纤毫毕现。专家预测,VR头盔将在教育、旅游、游戏等领域大有所为。

  眼前闪过一个绝佳的拍照瞬间,却没来得及掏出手机记录,难免让人感觉遗憾。不用担心,市面上已经有多款支持拍照摄录功能的智能拍摄眼镜,不仅“所见即所得”,还能直接把照片视频传到社交网站上。“这个眼镜有点厉害,最重要的是可以解放双手,开车骑车旅行的时候特别方便”“眼镜很酷炫,随时都能拍摄,记录感动第一瞬间”。一款拍摄眼镜的购买者这样评价。

  可穿戴设备除了让我们看得更明白更真切,还能让我们听得更轻松。目前,国内外多家知名互联网公司已推出智能耳机产品,没有线材困扰,支持入耳监测和智能降噪,还能提供对话翻译、指路问询等服务,成为耳边的语音助手。据权威数据机构IDC预测,未来可穿戴音频设备热度将持续上升。(本报记者 许 晴)

  技术关

  产品指标要过硬

  创新发展不能停

  在北京市朝阳区三元桥附近一家美发店工作的小郑买了一个智能手环,但并不满意:“我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客人剪头发,手腕在动脚不动,手环却显示我每天步行30000步。”

  他的同事小何因为好奇也购入了一款智能手环,不过现在已基本不用了:“刚买回来挺新鲜的,能知道自己每天走了多少步,睡了几个小时,夜里醒了几分钟,经常查看一下。可这几个数字对我的生活没啥影响,时间一久就懒得关注了。”

  基础技术不过关,深度应用没实现,让用户对可穿戴设备失去兴趣。此外,可穿戴设备行业兴起时,曾推出能驾驶导航的智能眼镜、能调节温度的智能服装等产品。可几年过去,这些“黑科技”并没有走入生活,一些厂家只在技术门槛低的领域打转,推出一些同质化产品。

  近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运用新型制造方法,将发光二极管和传感器直接织入纺织级聚合物纤维中,可用于开发能够实现光通信和健康监测的新型可穿戴技术。可穿戴设备能否给用户带来惊喜,值得期待。(本报记者 许 晴)

  可穿戴的核心技术是算法。第一步是准确有效检测到用户状态,其次是对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大数据为用户提供解决方案。目前,我们在算法研发上的投入已持续4年。可穿戴行业正处于快速上升期,无论是运动健康,还是为用户标识身份,都大有可为。近年来,人工智能和大数据飞速发展,可穿戴设备与智能家居等物联网设备紧密结合,还有很多潜力可以挖掘、很多场景可以应用。

  一些用户认为可穿戴设备就是计步测心率,如果可穿戴设备把自己局限于此,行业发展难有突破。希望更多企业参与其中,发挥优势,产生更多创新。企业要打好基本功,把硬件、软件、服务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做到最好;还要多尝试、多创新,不固守已有成绩,用创新为用户带来更有价值的产品。

  ——小米生态链平台部负责人屈恒

  可穿戴设备+个性需求

  家长“帮手”省心省力

  “这是我们目前的最高配置机型,支持全国3000多家大型商场、高铁站、飞机场的室内定位,孩子戴着手表,位置可精确到某一楼层的某个店铺附近。”在一家大型商场的电子产品柜台,一位儿童电话导购员正在给顾客耐心讲解。

  调查显示,在中国可穿戴领域,儿童手表这个品类正成为销量主力军,占据的市场份额达到70%。为适应家长对子女的安全追踪需求,儿童可穿戴设备还拓展了多项辅助功能。如采用高像素、大广角镜头,让家长通过影像掌握孩子周围的环境;又如在产品应用中设置“安全区域”,孩子如果走出安全范围,家长能即刻在手机微信上收到警示。

  对应儿童群体的防走失设备,老年群体的安全防护也备受行业关注。日前,美国一家医疗保健公司研发出一款智能腰带,如检测到佩戴者即将摔倒,可迅速在佩戴者髋部弹出安全气囊,减轻老人摔倒时的损伤;同时通过WiFi通知到佩戴者家属和防护人员,以便进行其他干预措施。

  民政部社会福利中心调研宣传部主任崔炜表示,当前市场力量在开发老年人可穿戴设备上投入较多,但是与老年人相关的其他养老服务方面的需求,还有待进一步探索和开发。

  随着可穿戴设备市场的拓宽,越来越多的个性化需求纳入生产者视线。近日,针对商务人士的通勤习惯,某品牌最新发布一款智能背包,一旦将这款背包与智能手机配对,每次手机和背包的距离超过一定数值,手机就会发出警报通知用户。除了背包上的GPS可以随时定位,当进入“丢失模式”后,背包的前置摄像头还可以拍下任何试图打开它的人的照片,通过网络发送给主人。

  业内人士指出,满足不同人群的个性化需求,一股智能穿戴定制风正在悄然兴起,瞄准多元需要,提供定制服务,将为智能穿戴行业打开新的市场,拓展更广阔空间。(本报记者 王玉琳)

  安全关

  信息安全需看护

  个人隐私得守住

  “进门刷手环,启动器械刷手环,使用体测仪、储物柜等都得用手环。”在北京中关村一家智能健身房办了年卡的魏先生表示,如今去健身房,只需用手机和智能手环,体测报告、运动时长等数据都会实时上传APP。在享受便捷同时,身为程序员的魏先生也多了一层忧虑:“数据一旦被泄露,后果不堪设想。”

  近年来,一些不具备技术能力的公司采用第三方地图定位技术,数据传输不加密,身份认证不严格。央视《焦点访谈》节目曾曝光某品牌儿童智能手表存在安全隐患,黑客可精确掌握位置信息,甚至能提取手表中的家长手机号码等信息。

  在今年召开的中国国际大数据产业博览会上,中国保密协会隐私保护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孟小峰指出:“除了手机APP,智能家居、可穿戴设备等,也在个人不知情的情况下大规模采集信息。”可穿戴设备要发展,保护用户隐私等安全问题必须过关。(本报记者 王玉琳)

  可穿戴设备涉及的数据泄露、信息安全等方面问题,大多应当界定为侵害公民个人信息的行为。我国《民法总则》《刑法》《网络安全法》《侵权责任法》《消费者权益保护法》等,已对公民个人信息形成多重保护,违反这些法律规定,要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行政责任甚至刑事责任。

  当前,有关行业制度规范需要进一步细化,既保护个人信息,又推动数据产业发展;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可先通过已有法律、法规、规章来规制。同时更多关注执法,从严把关。

  目前,有关个人信息保护的规定散见各个法律、行政法规以及部门规章之中,使得多个行政执法部门都具有处理个人信息保护的职权,容易产生权责界限不清、相互推诿的情况。建议进一步明确执法权限,进一步完善多部门联动机制,对个人信息赋予更为有效的保护。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练育强

[责任编辑:李真]
用心关爱  呵护成长
精准扶贫

热门